例如排云殿建成之后,工匠们又在排云殿两边依山势对称布置了许多建筑。如前山的半山坡上有一巨石,上刻有4个大字燕台巨观,巨石下有一组建筑,名为画中游。
画中游的亭台楼阁别具一格,各建筑物之间以爬山廊连接,利用山形地势的高低,筑有不同高度的平台,而且建筑的不同形体相互搭配,构图丰富。登阁眺望湖光山色,犹如置身画中。
匿名回答于2021-01-14 05:28:10
第二个特点就是庭院式布局。中国古代建筑以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庭院,再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各样的组群,因此,每个组群都至少有一个庭院。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的平面布局,一般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以中心为庭院,讲究均衡对称原则。而布局形式也具有严格的方向性,除少部分建筑群受地形限制而变通外,其他的常为南北向。
第三个就是雕刻装饰及色彩多样。中国古建筑取材为木材,因此防虫、防腐是极为重要且极为讲究的。常见的就是在梁柱等框架表面涂一层油漆,但中国古建筑讲究美感,常常采用矿物颜料绘成绚丽的图案对构件进行美化,由此便发展出了建筑彩画等。而雕刻装饰不仅美观,还节省用料,真是一举两得。
以上三点是我简单总结出来的一些特点,但毕竟是具有几千沉淀而形成的古建筑特征,还有许多我不了解的,就不在这里列举了。中国古代建筑还有殿堂、楼阁、亭、廊、台、庙、坛、塔、壁、坊等多种建筑形式,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再去深入了解。
匿名回答于2021-01-14 05:29:01
亭台楼阁以界画而成,结构和透视都十分严谨,屋内的屏风陈设同样画得非常详尽 ,就连斗拱的形态都画得很清楚。
古人在画亭台楼阁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建筑物平直方正,在作画时常常会使用界尺来画直线,所以此类作品又被称为“界画”。画法为工笔界画,屋宇结构精巧繁复却无一笔懈怠,虽不似西画讲求焦点透视原则,但亦可合乎人的视觉习惯,可见画家深谙建筑之法。
匿名回答于2021-01-14 05: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