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不知道收敛,自恃功高,忘记了臣子本分。加上皇帝几次感觉年羹尧不知皇帝才是君。怎会容忍臣子作威作福。
匿名回答于2021-08-19 05:55:18
飞鸟尽良弓藏,他比谁都懂的,所以他早就为自己选好了路,而年羹尧则不一样,他想的是自己立有大功,骄横跋扈,所以他该死!
匿名回答于2021-08-15 05:37:21
年羹尧是胤禛的包衣奴才,胤禛继位便委以重任平判西藏,后因贪腐被胤禛赐自尽。
匿名回答于2021-08-15 18:14:38
好读书,屡试不中,因家贫,只得以游幕为生,寓居河南开封,也就是绍兴师爷。腿有残疾。
乾隆初年(约1736),逝世。
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怀远县),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间的重要将领。
年羹尧自幼饱读诗书,康熙三十八年中举,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他最著名的事迹却是在军事上。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羹尧任四川巡抚。康熙五十六年(1717),蒙古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率军入侵西藏,时任四川巡抚的年羹尧随军前去征讨,并抚慰了哗变的部队。之后年羹尧被升任为四川总督,在四川巩固了清军后勤,协助大将噶尔弼、延信等平定了西藏。雍正二年(1724),率军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皇帝大喜,封其为一等公。
年羹尧恃宠而骄,结党营私,屡屡干涉朝中及地方事务,军中及川陕用人自专,称为“年选”。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的态度逐渐转为不满,雍正三年(1725),雍正皇帝将其革职,列举了其九十二大罪,勒令自缢。年羹尧死后,他的家属遭受牵连,亲信汪景祺被斩首。
匿名回答于2021-08-15 22:42:45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邬先生早就看清了雍正的冷血无情,在雍正登基时就推掉一切封赏,半隐在雍正皇帝宠信的臣子李卫手下,在帮助田文镜成功揭穿诺敏的把戏后又来到田文镜手下。在雍正皇帝巡视河南大堤前故意激怒田文镜,让田文镜将自己赶走。雍正皇帝知道后再有没有管邬先生了。邬先生自此成功脱离了雍正皇帝的监控,自在逍遥去了。
年羹尧当上大将军后取得了西北大捷,帮助雍正皇帝巩固了皇权统治。年羹尧开始居功自傲,飞扬跋扈,贪脏枉法,目空一切。雍正皇帝最后将年羹尧斩杀。
匿名回答于2021-08-20 07:12:35
首先,邬思道是文臣,年羹尧是武将,两人的实际权力不同。邬思道在雍正身边一直充当谋士军师的角色,大大小小的事务都能给雍正出谋划策,但是手里并没有实际的军权。年羹尧手握军政大权,是一国柱石,但是自古以来皇帝最忌讳的就是功高震主,年羹尧却始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第二,两人的为人不同,性情也不一样。邬思道不仅屡出奇谋,更是深谙为人处世之道,他深知帝王心术。所以即使后来为皇子老师,被众多官员巴结,邬思道依然保持谦恭,独善其身,尽力不被雍正所猜忌。年羹尧做大将军以后,却越发的蛮横,连手下士兵都说,我们知道年将军,不知道有皇帝。面对文武百官跪拜,年羹尧还泰然自若的往前走去,俨然把自己当成皇帝了,骄纵成这个样子,哪个皇帝能容得下他呢。
第三,两个人的立场不一样。雍正还是四阿哥的时候,年羹尧虽然帮四阿哥,但是也给八阿哥卖过好,给十四阿哥也出过力,他心里还是在权衡,良禽择木而栖,而不是抱着忠臣不事二主的心态。当然他最后还是支持了雍正,也是因为他雍正才能登上皇位,但是有过背叛,这颗刺就扎在了雍正心里,成为两人心中隐藏的隔阂。
自古帝王之心不可测,伴君如伴虎。朱元璋登基以后,不也是把开国功臣几乎杀遍,然而年羹尧可能终究是武将,不懂这些权谋心术。邬思道智慧一生,最懂的就是明哲保身。
匿名回答于2021-08-18 1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