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0-10-31 06:21:42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
匿名回答于2020-10-31 06:20:26
一般来说,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结构。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但由于古代学校教育不发达,因此我国古代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匿名回答于2021-11-25 05:06:25
西周的学制分为官学和乡学。官学为周天子和各诸侯国国君设立,只收贵族和大奴隶主的子弟入学。乡学由各地方设立,中小奴隶主及平民的子弟可以入学。西周的学校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入学年龄及修业期限,修业内容,考察与奖惩等教育管理制度。
匿名回答于2021-11-25 04:28:03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校等,形成于西汉,但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这一时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制以现代学制为标志。我国的现代学制从清末开始建立,以采纳西方学制为其主要特征,从清末至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学制有“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旧中国的学制大多是以单项选题和多项选择题考察为主,主要考查每个学制的名称(别称)、时间、内容、地位的一一对应。
匿名回答于2021-11-25 04: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