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鸦片战争封锁珠江口是广州吗?

1840年6月,乔治·懿绿率领的英军达到中国沿海,并封锁珠江口,进犯广州,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拉开序幕。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1840年6月下旬英军封锁珠江口至1841年1月下旬清政府对英宣战之前,历时近七个月。在这个阶段,英军先是封锁珠江口。7月,英军进攻福建厦门,未能得逞。接着,又北犯浙江,攻陷防御薄弱的定海。8月,英军继续北犯,抵达天津白河口,投递巴麦尊给清政府的照会,提出赔款、割地、通商等无理要求。

而清政府,除广东经济备战外,总体上持消极抗战的态度。尤其是定海失陷,让清政府大为震动。道光原本就左右摇摆的禁烟抵抗政策更是受到了影响,既无决战之心,也无决战之准备。妥协派趁机在道光帝耳边鼓噪,道光帝便任命琦善前往天津海口与英军谈判。英军在认为实现了以武力要挟清政府谈判的目标后,又因北方天气渐冷,于9月中旬南下。

而琦善因“退敌”有“功”,被道光任命为钦察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同时,道光帝将林则徐、邓延桢以“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查办。琦善到了广州,一反林则徐的做法,下令撤除珠江口附近的防御措施,裁减水师,遣散乡勇,排挤坚持抵抗的地方官员,以讨好英国侵略者。

第二阶段,是自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对英宣战始,到5月27日《广州合约》订立为止。以琦善为代表的妥协派,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倾向抵抗的官员纷纷奏请罢免琦善,重新启用林则徐、邓延桢主持抗英斗争。同时,英国要求割地、赔款的条件,也大大超出了道光黄帝可能接受的程度。此时的英国又在广东发动进攻,让道光大为恼怒,便将琦善革职拿问,并对英宣战,往广东调兵遣将。

英军获悉清政府调兵遣将的消息后,立即先发制人。2月下旬,英军进攻虎门炮台。仍在广东主事的琦善拒绝派兵增援,老将关天培与将士400余人壮烈殉国。其后,参赞大臣杨芳及宗室奕山先后达到广州。5月21日,奕山贸然发动夜袭,清军大败,英军乘势反扑,包围并炮轰广州城。迫使奕山于5月27日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合约》。也是在这个时候,爆发了著名的三元里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战争的第三阶段,自1841年8月英军再度进攻厦门开始,至1842年8月29日签订《南京条约》为止,历时一年。在这个阶段,英军以进攻江浙地区为重点,以武力逼迫清政府彻底就范。清政府虽调集重兵赶赴浙江,但在前线溃败后便一意就和,最后被迫在南京订立了城下之盟。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结束。其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欧美资产阶级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锁链。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匿名回答于2021-06-02 04:45:1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