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事迹具体是这样:公元前227年,荆轲刺杀秦王,当时的秦宫大殿上,秦王嬴政在前拼命奔跑,荆轲在后死追不舍,而且,荆轲手里拿着剧毒的匕首,而旁观的大臣们因为不能佩戴武器上殿,而大殿外的拿着武器的武士们没有诏令也不许上殿,所以,大臣们如果在此时徒手阻拦荆轲,对荆轲并没有什么威胁。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身背药囊上殿的御医夏无且,突然解下身上的药囊,冲着荆轲用力砸了过去。荆轲远远看见一件东西向他飞了过来,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为这一不明之物放缓了脚步(原文: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这给了秦王嬴政数秒钟的喘息之机,并促使秦王脱离了险境,最终解决了荆轲。
事后,秦王论功行赏,御医夏无且理所当然地被赏了黄金二百镒。秦王当着所有在场朝臣的面说:“无且爱我,才会想起来用药囊砸荆轲。
匿名回答于2021-05-27 08:38:53
据《左传》记载,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晋国国君景公姬据(公元前599~公元前581年)生病,先叫桑困巫治疗。桑田通过占卜,认定景公的病,是遭晋景公杀害的晋国大夫赵同和赵括的鬼魂作祟所致。
晋景公听说秦国有良医,就派遣使臣求医于秦国。秦恒公(公元前603~公元前577年)派遣医缓往诊,医缓即到晋国,诊景公病直言不讳说:“疾不可为也!”因为病程已发展到“在盲之上,膏之下”的晚期,而“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就是说,以砭石、针灸攻治已不可及,服食药饵医治,亦不能至,而医疗无能为力。从引“病入膏育”就成为一句典故与成语。
匿名回答于2021-11-28 01:26:07
医和,春秋时期秦国人。据《左传》、《国语·晋语》记载,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
医呴, 战国时期秦国人,事迹出于《尸子》,据说“为宣王割痤。为呴王疗痔皆愈
匿名回答于2022-07-02 19: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