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古代的郎中是什么官?

郎中属员外级, 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军功地主到武帝时已经没落。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赀选”,难于选拔真正的人才。

匿名回答于2023-04-03 23:30:52


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


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宋代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相沿至今。 


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其实,“郎中”原是秦代所设立的官位,指皇帝的侍从官员。宋朝有位身兼“郎中”官位的御医叫陈亚,此人医术高明,深得皇帝赏识。他为人诙谐,又爱好文字游戏,曾以中药名写诗百首。


不过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黄河以北大多称医生为“大夫”,而黄河以南又多称“郎中”。至于这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尚无从考证。

匿名回答于2023-04-03 23:32:18


郎中,基本解释官名。清朝六部以下设司,司设长官郎中。始于战国。隋唐到清,朝廷各部均设郎中,是帝王的侍从官,为司的长官。《明史》卷七十二《职官一》载工部下设“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二人,从六品”。

匿名回答于2023-04-03 23:37:48


古代的郎中是医官的一种,相当于现在的医生或医学专家,主要负责皇帝和官员的医疗保健工作。郎中这一职位出现于汉代,一直沿用到清朝。根据史料记载,古代的郎中主要从事临床医疗、药物研究、传授医术、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

同时,他们还要参与宫廷的医疗保健工作,具体来说,郎中除了为皇帝和官员看病,还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医疗方案,协助管理瘟疫、灾害和公共卫生问题。

在官府层面,郎中也常被授予卫生防疫、瘟疫负责等职务,帮助治理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总之,古代的郎中是一种有管理、临床和学术等多方面职责的专业性医疗工作者。

匿名回答于2023-04-04 01:09:0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