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出自先秦佚名的《下武》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於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於万斯年,不遐有佐。
译文后能继前惟周邦,世代有王都圣明。三位先王灵在天,武王配天居镐京。武王配天居镐京,德行能够匹先祖。上应天命真长久,成王也令人信服。成王也令人信服,足为人间好榜样。孝顺祖宗德泽长,德泽长久法先王。爱戴天子这一人,能将美德来承应。孝顺祖宗德泽长,光明显耀好后进。光明显耀好后进,遵循祖先的足迹。基业长达千万年,天赐洪福享受起。天赐洪福享受起,四方诸侯来祝贺。基业长达千万年,那愁没人来辅佐。
匿名回答于2021-01-25 10:43:08
匿名回答于2023-02-09 01:15:26
匿名回答于2023-02-09 01:16:53
2. 这一指代是出自《道德经》的开篇之语,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第一章)」之句。其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为道本无名,是天地之始的源泉;经由万物的有名有形,展现出它的丰富多样与包容无穷。
3. 此外,「於万斯年」也常被用于表达对某事物的历史渊源的描述。对于人类文明和科技的起源,我们可以说是在「於万斯年」所指的那个遥远的时空中。
4. 要理解「於万斯年」的涵义,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步骤:首先,了解《道德经》的开篇语,并理解其中的关键词汇;其次,将「於万斯年」与宇宙诞生、古代文化、历史渊源等概念联系起来;最后,透过对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探究,深入挖掘「於万斯年」的含义和意义。
匿名回答于2023-02-09 0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