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七夕最佳乞巧方法?

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

匿名回答于2023-05-25 06:12:16


第一,吃巧果乞巧

巧果是七夕节的时令美食,手巧的女人,会捏造各种与七夕传说相关的花样,老一辈人说,吃了手巧女人的巧果,自己也能变得心灵手巧,这其实放到现在也能理解,当一个人是手艺比较好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想让她教一下自己,毕竟技多不压身。


第二,穿针乞巧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记载:“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如此看来,在元朝的时候,乞巧也都非常的流行,这里的说得穿针乞巧,事实上就是穿针引线,谁穿得又准又快就为“得巧”,实际上就是比巧。


第三,拜织女乞巧

到了七月初七,摆上一张桌子,放上一些瓜果,还有其它的祭品,大家围坐在餐前,一边吃花生瓜子,心里则默念自己的心事,希望能够自己迎来好运,关键是找一个对的人,还有的则是希望能够早生贵子,这些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心愿。


第四,观影乞巧

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找来一个盆,里面注入大量的清水,然后把针、巧芽、草等放入水中,观察其所呈现的物影来乞巧。不同的东西代表着不同的寓意,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让自己建立信心,面对接下来的事情能够得心应手。


第五,供奉“磨喝乐”乞巧

很多人估计不知道这个“磨喝乐”是啥意思?它其实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穿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到了七月七日,就能买到磨喝乐,当然现在是越做越好了,这也体现了人们手越来越巧,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来祈祷希望自己的智慧技艺,还有才能会越来越高。

匿名回答于2023-05-25 06:15:5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