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写了什么?写的是:警察、强奸杀人犯、毁容者、恋物癖、异装癖、非主流少年、碎尸凶手、流浪汉、卖肾的人、变态杀手、色狼、乞丐、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头的人…… 从上帝的角度来说,这些人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父母、夫妻、儿女。书中片段:“蔷薇杀手又怎么样,最后我还是落入你画做的网,三十万悬赏金,是我送你最后的礼物”。这种极端的浪漫让我不禁想到了一段话:别人都在种麦子,你退出来种玫瑰,你要浪漫,你不要命。
有些人评价它猎奇、低俗,我认为人性的险恶往往就是在这些避讳之处显露出来,真的读懂这本书的人,他看到的是人性的善恶,把他当猎奇,低俗小说来看的人,它的价值也就是一本不入流的小说了,并不是在宣扬任何不正确的价值观,反而想告诫大家,物极必反,任何极端的行为都是不被提倡的,这世上一定存在着善良,值得我们奋战到底。
你喜欢这样的十宗罪吗?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5:56:30
每個殺人案都有特殊背景,反映社會隱藏的不同問題, 例如貧富懸殊,器官販賣, 旅遊發展局的權力滔天,橫行霸道。看完後值得思考。
2. 每宗案件都是有前因,有目的,有預謀的, 不是隨機殺人, 因此不同於普通的推理故事。 大多數殺人犯背後其實受了莫大的委屈, 甚至可以說是行案前最大的受害者, 一反 '兇手就是施害者,死者就是受害者' 的常理。
3. 作者文筆拿捏得很好。
在推理案情的調查和過程時,文筆淺白易明,寫實,而且每個故事不會太長。很適合讓繁忙的香港人在偷閒時看。
作者每次在案子調查完結後,都會用一兩件物品象徵殺人者的背景和核心, 不但簡化案情,還讓人回味無窮。
4. 懸疑路線作的不過不失。
每次專案小組遇到案件的瓶頸位時,都是靠找到一些微小的線索推敲到整件案件的發生。 讓人 在瓶頸位時費盡思索也想不到案情的來龍去脈 ,不但讓專案小組調查過程方向牽著鼻子走, 還要驚嘆作者的智慧。
5. 每個案子非比尋常,有賺人熱淚,有令人嘆息,有令人無奈。 為什麼只是殺人案子卻有那麼多引起讀者共鳴的感受? 那要靠你自己去找原因了。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5: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