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鸦片战争清朝人口?

清朝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历史上历朝历代难以比及的,清初中国人口约为1.2亿,而到了1940年鸦片战争这一时期,中国人口达到了4亿多。

1、统治稳定

清朝成立再到鸦片战争前,这段时期局势安定,民众生活无忧。尤其是康熙皇帝再到乾隆皇帝这134年的时间(简称“康乾盛世”,清朝统治时期之巅峰),国力最强,经济最为稳定,这一时期人口增长也最为迅速。

2、外国粮食作物的引入

明清时期,玉米、红薯、土豆、花生、向日葵之类的外来农作物相继进入中国。

这些适应力强,产量高的作物,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粮食紧缺问题。吃的够了,不容易饿肚子了,人口就自然而然的增长了。

3、政策

清时出台了“摊丁入亩”政策,纳税不再按照人头计算,而是按照所拥有的土地面积计算。

摊丁入亩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纳税不再按照人头计算,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极大的刺激了人口增长。

4、清政府鼓励垦荒

清朝的疆域很大,巅峰之时全国领土面积一度达到了1314平方公里。

地盘大,清政府就鼓励公民去开垦荒地,耕地面积大,能够种植更多的粮食,更多的粮食就能促进人口更多的增长。

5、战乱少

在鸦片战争之前,由于社会稳定以及外界威胁少,清政府发动或是被动参与的战事并不多,尤其是大型的战事更是少之又少,屈指可数。

战争少,无需额外的消耗国力,百姓的负担小,更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种种因素的作用下,清朝时中国的人口得到了极大的增长,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口约4.1亿左右,而当时世界总人口不过12亿。

匿名回答于2021-06-05 03:04:19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