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人规则:我们上篇文章里说到了,拉人前也是要进行一个明确定位的,不能什么人都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设门槛”,避免占用群资源以及后期花费精力对其进行筛除。常用到的方式有这么几种:邀请式(管理员及以上级别邀请才能入群)、推荐式(需要群内成员推荐方可加入)、活动式(需要参加某种活动才能入群)、审核式(加群时需要回答问题,通过后方可加入)、付费式(需要付给一定的费用才可加入)。
2、入群规则:一般来说,入群规则将直接影响新人对该群第一印象。入群规则一般有这么3点:
(1)群称格式,大部分社群都会有这种规则,一个原因是让新入群的人能直观感受到她是群内的一份子,建立归属感,第二个原因是方便群员间的相互辨认,最后一个原因是方便管理。
(2)群欢迎语、群公告。一个好的欢迎语可以给社群加分不少,让新人感受到群的热情与亲切,充分体会人性化,更容易打动人心。
(3)自我介绍模板。相当于一个简化的破冰仪式,让新加入的成员按照模板进行自我介绍,可以帮助新人快速降低陌生感,迅速建立社交关系。
3、言行规则:设置言行规则的目的很简单,为了规范群成员言行,防止一些不利于群发展的事情发生,给群造成损害。主要可以围绕这么几点来建立言行规则:
(1)群内争吵,语言暴力
(2)违法乱纪,扰乱秩序
(3)连续或大量刷屏行为
(4)频繁讨论与本群无关话题(这里需要注意,不能完全禁止群内聊无关话题,易招致反感,可以适当进行善意的提醒。)
(5)群内打广告
4、分享规则:群内可定期开展分享活动,分享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不仅可以积极调动群员参与度,还有利于打造高质量社群。每个人都有擅长的领域,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经验、思路、方法、见解,每人都有机会充当老师的角色,为部分领域知识薄弱或者刚入门的新人指点迷津,当建议被认可、被采纳,可以极大程度提高群员成就感与自豪感,感受到自我价值。分享规则大部分采用以下三种模式:管理分享型、大咖分享型、群员分享型。
管理分享型:社群群主或管理定期在群内进行干货的分享,这要求组建社群的群主以及相关管理人员有极为丰富的知识储备与极高的专业水平,可以为群员就专业领域方面的问题答疑解惑。
大咖分享型:邀请该领域的各位大咖进行定期分享,不同的业界大咖有不一样的运营想法及手段,得大神指点,或许能助你打开新思路。
群员分享型:提前收集一些有价值的话题,定期在群内邀请群员参与讨论,相比前两种方法可能对专业水平的要求更低一些,更多的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讨论,但这种方法更能让群员感觉到切身参与其中。
5、惩罚规则:对于违反群规的群员,根据其情况严重来决定惩罚的轻重,如果性质不严重,可以只作口头警告,或罚一个几块钱的小红包提醒下次不要再犯;如果性质严重,像多次故意刷屏、多次群内打广告、发布违规言论等,应当毫不留情直接踢出群。
一定要及时、公正作出相应惩罚,避免给人留下“不作为、故意偏袒、管理不力”的印象,群主及管理员要做好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群员才会跟着遵守。
匿名回答于2021-09-20 00:56:24
2.分享内容:群成员不管是输出话题还是内容,都需要有一定的约束性。群里能发什么内容,不能发什么内容,哪些话题可以多聊,哪些不可以,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刷屏、发布垃圾内容给其他群成员带来困扰从而产生反感情绪。
3. 禁止添加好友:有很多人加入该群的目的并不单纯,只是为了私底下加好友,这些虽然是群管理者没法监控的,但是我们一旦发现就要立马清理出群。
违规后惩罚原则
制定群规也要制定惩罚机制。这个惩罚可以由群成员自己决定,就比如说事不过三,违规两次通报批评,也可以用发红包的方式作为惩罚,违反第三次直接踢出去群,这样对群内成员有一个规定,也是对群成员行为进行限制。
匿名回答于2021-09-20 01: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