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日25日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平型关,对日本军队进行伏击。共歼灭日本军队10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国军队首次集中大兵力主动出击而取得的重大胜利。
匿名回答于2021-07-24 20:56:25
匿名回答于2021-07-24 21:02:14
匿名回答于2021-07-24 21:13:52
很多人称之为平型关战役。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其只是战斗级别,称之为平型关战斗更为准确。
也就是说,平型关战斗是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而平型关战役又是中国军队发动的忻口会战的一部分。
匿名回答于2021-07-24 21:14:51
匿名回答于2021-07-24 21:20:44
匿名回答于2021-07-24 21:20:58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
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被认为是中国军民抗日战争中的第一次大捷
匿名回答于2021-07-24 21:21:22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国内一些人的“恐日病”和抗日“亡国论”,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增强了全国人民和各爱国武装力量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匿名回答于2021-07-24 21:27:35
匿名回答于2021-07-24 21:27:51
发生时间在1933年3月9日。敌人是日本鬼子服部、铃木两个旅团的联合先遣队。我国守军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
二十九军一战成名,以大刀和手榴弹对抗日军,歼敌五千,日军损失惨重,无力再战。
其后不久日军又企图攻下喜峰口以西的罗文峪。敌人为承德方向调集的早川、濑谷义第31、第8两个联队,骑兵两个团,装甲车10余辆,飞机20架,联合蒙、鲜伪军两个旅,总计兵力过万余人。守军还是29军调集的6000余人。
罗文峪战役持续三日,29军歼敌3000余人,大大挫伤日伪军元气,日军撤退。
由于两次战役都是29军打的,时间地理很近,可以合称为喜峰口-罗文峪战役。
如果要说八路军完成的,那必然是平型关大捷了,跟本题无关,就不赘述了。
匿名回答于2021-07-24 21: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