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前,度量衡很乱,就重量1斤而言,有库平、漕平、关平等制,各地又有不同,如湘平、司马平等。民国时,1915 年北洋政府制定《权度法》规定库平两为标准两,一两等于37.301克,一斤等于16两。实际上,《权度法》没有实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规定1斤=500克=16两,该标准在1930年逐步推开,各地在实行上有几年的时间差,东北、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实行的时间更迟。
金衡另成系统,到现在,香港卖金银还在使用司马两(也叫港秤),1司马两=37.428克 。
解放后,1斤改为10两。
所以,1930年之前,1斤等于现在多少两没有准确数,按库平制计算大概等于11.936两。
1930年之后1斤=500克=现在的10市两。
匿名回答于2021-07-20 06: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