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古代关隘的结构?

关隘的构筑主要是根据任务和地形特点,将关城、墩台、沟壕、陷阱等作合理的配置。有的将几座关城沿防御纵深进行重层配置,以加大防御纵深;有的将关城与绵亘的城墙相结合,以加大防御正面。居庸关是明清两代京师西北部的重要门户和交通孔道,其关隘的工程体系主要由在20余千米的狭长山谷中所筑的4座关城组成:在北口筑有岔道城,作为第一道防线,并在城西北山口两侧山地筑有墩台,城外平坦地形上挖了大量呈品字形配置的陷阱;从岔道城向南约2千米,是山势险峻的八达岭,岭口筑有居庸外镇,是关隘的主要防御阵地;再向南约10千米,建有居庸关关城,并驻有重兵防守,是关隘的核心;在山谷的南端建有南口堡城,作为居庸关的最后一道防线,据守它既可阻敌于谷中,也可防敌侧后迂回。由于居庸关地势险要,防御设施布局严密,因而易守难攻,历来有“铁门”之称。

匿名回答于2021-05-03 09:47:50


主要由关城、墩台和沟壕等组成。关城为关隘的主体工程,是指挥和战斗的核心阵地。其防护力较强,筑有高厚的城墙,墙上设有雉堞,沿墙构筑敌台。关城外围挖有护城壕。为增加关隘的防御纵深,有的在关城前沿还建有墩台和壕沟、陷阱等障碍物。关隘的构筑主要是根据任务和地形特点,将关城、墩台、沟壕、陷阱等做合理配置。

匿名回答于2021-08-15 22:26:58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