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古时候的封建制度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实施封建土地所有制,皇族、贵族等占有大量的土地,但是农民却只有很少的土地,采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本的生产结构。
3政治上实行等级森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虽然维护了国家统一,但是也抑制了社会的活力;在文化上非常重视儒家,将儒家思想作为核心,将三纲五常作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在社会结构上,采用族权和政权相结合,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度。
匿名回答于2021-08-03 00:05:09
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组织。
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剥削其他阶级。同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有通过契约租赁、缴纳地租、雇用佃户等方式实现,但其本质依然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会改变封建社会作为一个阶级社会的本质。
中国从脱离奴隶制度进到封建制度,“这个封建制度,自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三千年左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封建制度结束的标志。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在经济上,私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②在政治文化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③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④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宗法等级制度。
封建社会形态
两极世界理论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关中是士族政治形态和农奴制经济形态,中原是卿大夫政治形态和隶农制经济形态,南方是原始部落政治经济形态,中国的总体社会形态是卿大夫政治形态和隶农制经济形态。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关中是庶族地主政治形态和佃农制经济形态,中原是士族地主政治形态和农奴制经济形态,南方是卿大夫政治形态和奴隶制经济形态,中国的总体社会形态是士族地主政治形态和农奴制经济形态。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时期,关中是自耕农政治经济形态,中原是庶族地主政治形态和佃农制经济形态,南方是士族地主政治形态和农奴制经济形态,中国的总体社会形态是庶族地主政治形态和佃农制经济形态。
匿名回答于2021-08-03 01:06:32
(2)政治上,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文化上,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
(4)社会结构上,封建宗法家族制度是基础。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的国体即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是地主阶级专政,政体即政权形式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始于战国,成于秦汉,一直延续到清,历时两千多年,大体上与中国封建社会相终始,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在古代封建社会政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匿名回答于2022-07-15 1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