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步骤a中得到的液态的粗铅、炉渣在相对封闭的第二电热区内通过赤热的焦炭粒再次还原并沉清分离,从而得到最终的粗铅、炉渣和烟气。 为了实施本发明所述的炼铅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有竖井的电炉。
本发明的还原反应由于是在相对封闭状态下进行的,不鼓风,烟气量极少,因此高温烟气带走的热量也很少,其焦炭消耗量也大为减少,能源利用经济。
匿名回答于2022-06-28 19:01:11
1. 准备原料:将废旧铅酸蓄电池、废旧铅管等铅材料进行分类、清洗、破碎、筛分,使其符合炉料要求。
2. 将炉料放入中频炉内,加入炉渣调节剂,调整炉温至适宜温度。
3. 将炉料加热至熔化状态,同时通过炉内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使炉内液态铅产生搅拌和旋转,促进熔池中杂质的分离和浮起。
4. 熔池内的杂质经过分离和浮起后,通过炉内底部的倾动机构,将纯净铅液体倒出,放入冷却模具中进行凝固成型。
5. 冷却后的铅锭经过打磨、清洗等处理,得到纯净的铅块,可用于生产各种铅制品。
6. 炉渣经过降温处理后,可回收其中的铅和其他有价金属,同时将剩余的炉渣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要求。
匿名回答于2023-02-10 01:23:37
匿名回答于2023-02-10 01:31:04
1. 原料准备:将废铅电池或其他含铅废料进行处理,分离出铅含量较高的材料。
2. 预热:将材料放入中频炉中进行预热,使其达到熔点。
3. 熔化:随后将材料熔化,通过中频感应加热,熔化温度可达1000℃以上。
4. 清洁:在熔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质和氧化物,需要进行清洁,保证熔化物的纯度。
5. 分离:熔化后的铅液会与其他杂质和残留物分离,再通过过滤等方式,将铅液中的杂质进一步减少。
6. 精炼:对分离后的铅液进行精炼,即加入一定量的焙烧氧化物或其他还原剂,使铅液纯度更高。
7. 浇铸:精炼后的铅液倒入铅锭模具,进行浇铸,最终形成铅锭。
8. 后处理:将铅锭冷却,并对其进行比重、化学成分等测试,保证质量符合标准。
匿名回答于2023-02-10 01: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