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
1、说教对学生影响是微小的,教育不是“叫育”,而实际的榜样却对少年儿童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老师(包括家长)的言行一致时,教育效果最大。
2、教师须努力地、不断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好人(正直、善良、宽容、谦让、诚信、耐心、责任感……)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爱好广泛的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3、在学生面前从不邋遢、懈怠,总是精神饱满,笑容可掬,不摆架子。让学生一见面就喜欢,以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求进的欲望。
4、爱和尊重,耐心和责任感,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更新。让它对学生有更大、更多、更好的影响。
二、“激励”
1、要激励每个学生。人人都有长处,对他的长处就要多说夸奖的话、鼓励的话;就要赏识它、放大它。放大优点“能激活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2、要看准学生的闪光点,把他的闪光点激活。针对学生特长给予的激励,有时真能为学生“定终身”。这种具有远见性的激励,往往能使学生有追求,有志向,并最终取得成果。
3、教育的悲剧恰恰就在于我们千方百计地企图把上帝赐于我们的千万个天赋不一、个性迥异的学生造就成一个人。
4、表扬、激励的语言要有实指性,用词恰当,实事求是,不能空泛。
5、激励要着眼于育人,要真诚、动情、及时、重复、当众,要为 学生创造被赞美的机会。
三、“真爱”
影响、激励、唤醒、鼓舞是教育的伟大法宝。它们基于了解、理解、真诚和热情。必须有“真爱”来支撑。
碧溪缀语:有了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有了自身的率先垂范和日新又新,有了对每一个学生的敬畏、发现和激活,也就有了真正的教育。
匿名回答于2020-10-31 23:04:05
古代对教育界的别称
古代教育界的雅称叫杏坛,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 孔子的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届时将正殿后移,除地为坛,环植以杏,所以为纪念孔子因此称杏坛。杏坛是教育家孔子光辉的象征。它在山东省曲阜市孔庙的大成殿前。相传此处是孔子的讲学之处。
匿名回答于2021-11-14 08: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