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3-09-10 02:24:59
笛子的吹孔是我们用嘴巴往里吹气的地方,按音孔是用手指按孔的地方,吹孔与按音孔是我们后面学习演奏技巧最重要的部份。通过按不同的音孔发出不同的音,通过控制向吹孔吹气的力度大小可以决定音的高低。膜孔是需要自己贴膜的,膜的质量和材质也会影响笛子的音色。
笛子采用的竹子在阴干以后基本上要经过裁料、上漆、钻孔、校音、缠线、刻字等工序。笛子的一大特色就是在笛身上往往刻有唐诗以及制作者的名称。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
笛子,是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红木做的笛子,古时还有骨笛。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竹笛声音效果较好。
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气的功夫最难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动作干净、利落、速度平均、灵活、有弹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颗粒感、节奏平均、能持久; 唇的功夫就必须注意风门大、小及口劲的适当表现。意之不管什么技巧,只要练得勤,定能熟能生巧。
初学笛子时可能会吹不响,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不会运用气息,不知道该用多大的力度。刚开始时建议都是缓吹,让气息从嘴巴缓缓吹进吹孔,如果拿着笛子不习惯,也可以拿笔盖,对着笔盖吹,留意吹时的角度和气息力度,那种感觉与吹笛子是一致的。
匿名回答于2021-09-24 11:19:08
匿名回答于2021-09-24 20:12:23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初中物理在介绍声现象时,有一个实验,如图,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手拨动尺子,会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尺子振动的越快(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弦乐器在一根弦上演奏出不同的音调,就是通过改变琴弦发声振动部分的长度。
空气也是这样,在其他条件一定,空气柱越短,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许多人小时候玩过柳笛,就是靠柳笛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大家应该有印象,同样粗细,柳笛越短,其中的空气柱越短,吹出的笛声音调越高。
往保温瓶中倒水时,发出的声音也主要是空气柱的振动,倒入的水越多,空气柱越短,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有经验的人凭声音的高低就能判断保温瓶是否倒满。
现在大家还可以做一个实验,在啤酒瓶中装上水,然后对着瓶口吹气,就会发出声音,主要靠瓶中空气柱振动发声。改变瓶中水的多少,同时也就改变瓶中空气柱的长度,对着瓶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会随水的增多(空气柱的变短),音调越来越高。
吹笛子时,笛子也是靠其中空气柱的振动发声,通过堵放不同的笛空,就可改变笛子中振动发声的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笛子发声的音调。
匿名回答于2021-09-25 16: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