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如何实现教育目的?

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

2、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匿名回答于2021-11-29 07:30:31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以教育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质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根据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在历史上,因社会制度、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思想不同而异。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古希腊雅典教育要求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斯巴达教育要求培养骁勇善战的人。中国封建社会要求培养明人伦的士大夫。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0:16:03


教育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往往是这些理论的最终实现端),我们可以构建有效教学实践模型和反思教学实践模型,两者的价值指向是一样的——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区别主要在于思维倾向和路径,前者更强调教学技术技巧、策略、手段和方式的改进和完善,后者更关注教学主体自身教育专业素养的成熟和发展。当然,最理想的教学过程状态,还是两种实践模型的有机融合。只有落实了教育过程,教育目的才会达到。

匿名回答于2021-11-30 05:30:43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