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在最后脱壳成为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可谓出污泥而不染,故而古人十分推崇。
同时,蝉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从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
如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成语中称作“蝉形玉含”,寓精神不死,再生复活。而把蝉佩于身上表示高洁。蝉与玉一样也有五德的:头上有冠带 是文;含气饮露 是清;不食黍稷 是廉;处不巢居 是俭;应时守节而鸣 是信
匿名回答于2023-09-10 03:14:01
2因为柳树在古诗词里作为意象大多代表着离别,秋蝉在古诗词中作为意象代表让人产生愁绪、伤感的景物。
匿名回答于2021-11-24 15:51:04
秋风骤起,寒蝉就再也无力长鸣了,偶尔有几声短促的凄厉叫声,悲吟着自己生命的消歇。也预示着愁苦的心情。
秋天里寒蝉凄切的鸣叫声,确切地说,就是深秋万物肃杀的一曲悲歌。历朝历代的骚人墨客,旅人怨妇,潦倒的官绅,受迫害的“罪人”,都曾经被这凄凉的蝉声触动起悲秋的情怀。
蝉的蜕变:
蝉蜕变的三个过程是潜伏、蜕壳、化蝉。一般的蝉卵产下后会在地下潜伏上几年的时间,通过吸食树根的营养来补充自己,慢慢生长为蝉蛹。
当蝉蛹生长到壳体有明显黑线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蝉蛹就会跑到地表进行脱壳蜕变,这个过程中的蝉蛹多会爬到树上,通常蝉蛹会先爬出上半身,完全爬出后会在树上停留一段时间让翅膀变得更加坚硬挺实有利于飞行。
匿名回答于2022-12-02 08: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