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会带有三种情绪:好奇、爱、害怕。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三种情绪的重点不同,三种情绪的作用对象不同。
0--3岁的婴儿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害怕情绪占据重点。父母主要是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多陪伴、多呵护;多逗孩子开心;多学习育儿知识。
4--6岁的孩子:这一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占据情绪的重点。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多陪孩子游戏、逗孩子开心;包容孩子的犯错,耐心指导。
7--12岁的孩子:这一时期的孩子好奇心与害怕情绪交织,他们既对逐渐长大的自己的生活充满好奇与期待,又害怕自己的无知无法应对未来。家长应指导孩子学会一些日常生活技巧,掌握一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孩子养成健康意识、卫生习惯、安全意识和基本礼仪;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的天赋所在、兴趣所在、优缺点所在;继续包容他们的犯错,对他们的犯错耐心指导。
13--17岁的孩子:这一时期是孩子的青春期。爱占据情绪重点。家长应指导孩子生理卫生常识,明确告知青春期的有关知识;指导孩子坚持锻炼身体、发展兴趣爱好;多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培养孩子爱国爱社会爱家之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
18--20岁的孩子: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进入成人阶段。害怕情绪与爱占据重点。他们即将脱离父母的掌控,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他们对未来要独自面对的生活很担忧、害怕,又对即将脱离父母的掌控暗自欢喜。父母应带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到全国各地多转转,增加其人生阅历、拓展孩子的见识面。
20岁以后的孩子: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好奇与害怕情绪占据重点。父母应帮助孩子规划好职业、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孩子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提醒孩子注意开始积累人生经验、职业经验,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教会孩子面对顺境与逆境、快乐与痛苦的能力。
做好了这些,家长就该学会放手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其实是家长完成了一个对孩子完全掌控、逐渐放手到完全放手的过程。
匿名回答于2021-07-11 21: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