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中世纪影响世界的三大文化?

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中国文化,

匿名回答于2021-07-26 01:08:06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辉煌遗产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亡,这也被视为欧洲中世纪黑暗历史的开始。野蛮落后的日耳曼民族征服了以基督教为基础的罗马帝国之后,在原先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之上先后建立起几个蛮族国家,在一系列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之中,欧洲逐渐形成了以基督教作为主导的新文明,这就是所谓的“中世纪基督教文明”。而在创造这一文明的过程之中,以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留下的古典文化作为基石,以日耳曼等蛮族文化作为砖瓦,加上基督教文化作为重要的支撑结构,整个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才能屹立千年而不倒。


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基督教中世纪文明的第一个起源: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历史上,没有哪个欧洲民族能够像古希腊人一样如此坚信“人”自身的力量,他们坚信人类的自由至高无上,以人类的理性来研究社会、自然和历史发展。可以说,正是古希腊文明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基础。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之中,希腊人以“理性”而非“神性”作为对自己生活的指导,正因为如此,希腊人才能建立起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将整个国家视为一个公民团体共同行使权力的大家庭,公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制定国家法律,并且古希腊人主张所有公民平等自由地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放眼西欧社会的现代,无论是尊重个人的思想还是法治社会的建立,它们的起源都来自于古希腊文明。


随着古希腊城邦的分崩离析,罗马文明终于取代了希腊文明成为了西欧文明世界的霸主。然而实际上,古罗马文明又深受古希腊文明所影响,最终成为了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对此西方学者罗斯托夫在自己的著作《希腊主义世界的社会经济史》明确解释道:“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一脉相承,古罗马文明继承了古希腊文明的遗产,并且以自己帝国的影响力将‘希腊主义的罗马文明’传播到了欧洲的每个角落。”


不过古罗马文明和古希腊文明还是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古罗马人的宗教具有更强的政治目的,缺少希腊文明之中所拥有的“人性”。确切的来说,古罗马人的宗教信仰是为了阻止包围庞大的古罗马帝国免遭外界入侵而存在着的,因此后来随着基督教的传入,罗马人的原始多神教逐渐濒临衰亡。


而说起古罗马文明对中世纪文明影响最深的一点,那就是古罗马时期的法律体制。随着古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人逐步消除了帝国境内的罗马公民和非罗马公民的差别,并且使用《公民法》让帝国境内的所有成年公民全部获得了应有的权力。除了适用于公民的《公民法》和适用于所有人的《万民法》之外,罗马人还使用了《自然法》,它实际上是古罗马哲学的必然产物。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在西欧罗马法被日耳曼蛮族的习惯法所取代,不过在东罗马帝国,它们却被写入了《查士丁尼法典》,后来成为除了英国之外所有欧洲国家习惯法的基础。


随着公元529年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宣布关闭最后一所雅典学院,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时代也宣告彻底终结。然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并未彻底就此消弭,它们为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提供了坚固的理论基础。在中世纪前期,占据统治地位奥古斯丁神学体系提倡“禁欲主义”,使用鞭打自己和斋戒等方式保持对上帝的虔诚,并且提倡“灵魂论”和“知识论”,很显然是受到了古希腊柏拉图思想的深刻影响;而中世纪后期,著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又将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理性”引入到神学体系之中,他所建立的神学体系对于中世纪的基督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基督教在西方世界的胜利


说完了中世纪基督教文明的基石,接下来我们所要研究的则是中世纪文明最重要的根基:基督教的传播和兴盛。基督教源于犹太教,由于犹太民族在世界历史上曾经数次被异族所征服,在动荡的时代,犹太人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持,因此基督教就应运而生。不过,在耶稣去世之时,基督教的影响力还十分之小,而在基督教走向欧洲的过程之中,犹太人保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罗(约公元5-67年)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在古希腊文化影响之下,他逐渐意识到,基督教的各种思想在罗马人的世界之中也同样适用。因此他开始不遗余力,走遍古罗马帝国的天南海北,向广大的异教徒传播基督教。在行善布道的过程之中,保罗成功地抛却了古老犹太教的狭隘教义,他认为,耶稣所拯救的是所有人类,而不是仅仅只有犹太人,耶稣的教义超越了民族之间的界限,基督教团理应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组织。


然而基督教在古罗马帝国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基督教信徒的日益增多,基督教徒们拒绝信奉罗马的多神教神明,并且还不愿意为罗马帝国服兵役。公元64年开始,暴君尼禄掀起了一场迫害基督教的狂热运动,在随后的两百多年之中,基督教被古罗马认为是非法宗教,很多无辜的教徒惨遭迫害。但是正是由于这些惨无人道的迫害,却使得基督教获得了更多的阪依者,因为人们心里都很清楚:发泄暴力是罗马帝国皇帝懦弱和恐惧的表现。


公元311年,继任罗马帝国皇位的加列里阿终于认识到,基督教在国内已经呈现为燎原之势,要想消灭基督教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位一生致力于迫害基督徒的皇帝在临死前终于下达了一道诏令,承认信任基督教的合理存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与李锡尼联合颁布《米兰敕令》,正式宣布将基督教的合法化,并且君士坦丁大帝还亲自接受了洗礼,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到公元390年,狄奥多西一世直接宣布将基督教立为罗马国教,并且宣称信仰其他宗教的都是“异教徒”。从此之后,基督教就和国家权力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公元410年,号称“永恒之城”的罗马城第一次被蛮族所攻陷,面对罗马城的断壁残垣,异教徒们开始质问基督教徒:“如果不是因为你们拒绝信仰罗马的多神教,又怎会遭到今日的灾祸?”就在基督教徒们为此惶恐不安的时候,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撰写出了《上帝之国》一书,指出罗马城的陷落是罗马人的咎由自取,并且宣扬真正的理想国度只存在于天国之中,因此基督徒们不必为罗马的灭亡感到难过。


与此同时,奥古斯丁还提出“上帝神圣之国”必将战胜“人间腐败之国”的理论,即基督教所控制的教会组织,地位远远高于世俗国家的国王,这也为后来中世纪的“君权神授”奠定了理论基础。公元430年,随着这位伟大神学家的去世,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的整合进程已经基本完成,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日耳曼蛮族的掠夺,基督教成为了中世纪文明得以存在的重要温床,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基督教是西方中世纪文明的主要缔造者。


蛮族文化的遗风


伴随着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彻底灭亡,日耳曼人以及其他蛮族部落先后在古罗马帝国的废墟之上建立起了数个林立的小国家,相比于文明的古罗马人来说,日耳曼人的征服无疑是残暴而落后的。但是随着两个对立文化的不断交融,蛮族人身上的一些优点也成为一种遗风,渐渐融入到了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之中。


从总体上来看,以日耳曼人为首的蛮族人思想观念是十分单纯的:他们勇敢、忠诚并且对战争有着狂热的兴趣,因此他们选择诉诸暴力进行掠夺,他们认为这样做比默默无闻地在田地之中劳作更有人生意义,因为他们只有在战争之中才能获得应属于自己的荣誉。在传统的婚姻方面,蛮族人热衷于“一夫一妻”制,认为一夫多妻是不忠贞的表现,从这一点来说,他们的觉悟也远远高于文明的罗马人。


而在法律方面,蛮族人使用的是简单粗暴的“神判法”,举例来说,日耳曼人将一个认为有罪的人捆起来丢入河中,如果他沉入水中就是无罪,如果他浮在水面上,则是有罪的证明,因为他们相信纯洁的水会拒绝包容有罪的人。因此,这种习惯法很显然只能适用于日耳曼人内部的判决,而不适用于被征服地区的居民。

匿名回答于2021-07-26 01:24:15


在世界史上,通常把5世纪到15世纪称为“中世纪”。中世纪跨度千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大文化一一拜占庭文化、罗马式文化和哥特式文化,从东到西,从古至今,一线贯穿。

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住开来的作用。拜占庭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游牧民族普遍冲击农耕民族的时代,保护古典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免遭灭亡,使古典文化能够传于后世。同时,拜占庭人使古典文化适合于中古社会生活,形成古典文化的特殊形式。

拜占庭文化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在文化发展缓慢的中古欧洲发挥积极作用,直接促进斯拉夫世界的文明化,加速斯拉夫各民族国家的发展,并形成以东正教为核心的东欧世界。

拜占庭文化还对周围其他民族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中古时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拜占庭文化为中古晚期的西欧提供有利于未来发展的进步因素,在学术和艺术领域留下的宝贵遗产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世界。

罗马式文化指正好在哥特式文化发展之前,欧洲艺术的一个阶段。尽管有些人士将11世纪定为罗马式艺术的起点,某些权威人士却将早在7世纪产生的艺术称为罗马式。9至12世纪,西欧兴起“罗马式”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建筑、雕刻、绘画及工艺美术等方面。

“罗马式”一词意指“罗马的影子”,最初由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德热维尔从语言学角度用来指使用罗马语(即拉丁语)系的各国,如用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的西南欧各国,但自1824年起被法国艺术史学家德科蒙用作表达一种受到古罗马文化影响的欧洲中世纪早期艺术风格。罗马艺术在1075年-1125年达到高潮,1200年左右,罗马式为哥特式所取代。罗马式艺术主要出现在教堂艺术中,在许多地区风格之中亦见到。主要地保存在彩饰手抄本中而流传至今的罗马式绘画,具有线性装饰性质,并显示出受到拜占庭艺术风格的影响。湿壁画和镶嵌画也很流行。这一阶段以纪念性石雕的复兴为标志,虽然大型人物雕像很少出现在神龛。

哥特,原指代哥特人,属西欧日耳曼部族,同时,哥特也是一种文化艺术风格,主要特征为高耸、阴森、诡异、神秘、恐怖等,被广泛地运用在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服装、字体等各个艺术领域,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主要代表元素包括黑色装扮、蝙蝠、玫瑰、孤堡、乌鸦、十字架、鲜血、黑猫等等。

哥特这个特定的词汇原先的意思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写层面,所谓“哥特复兴”将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穴中挖掘出来。

匿名回答于2021-07-26 01:40:50


中世纪界定于公元476 年至公元1453 年的这一历史时期。中世纪是全世界封建制社会形成到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三大宗教形成并广泛传播的时期。影响世界的三大文化是:

1、东方的汉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儒家文化;

2、欧洲的西方文化,也叫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

3、伊斯兰文化,主要在中东和北非等地。

匿名回答于2021-07-26 01:33:04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