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1-26 06:32:37
匿名回答于2021-01-26 06:33:29
二、具体解释:
1、原诗如下:
《绝句》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2、翻译并赏析后两句:(借此说明问题)
杏花盛开的时节,细雨蒙蒙,衣衫渐沾渐湿,杂着杏花的芬芳;杨柳吐青,天气转暖,春风拂面,醉人宜人,伴着杨柳的清香。剪剪轻风细细雨,悠然徜徉春色里,何等惬意。
雨,冠以杏花;风,冠以杨柳。雨,是杏花浸湿过的雨,似乎更纯净;风,是杨柳筛滤过的风,似乎更清爽。杏花雨,杨柳风,把风雨花木糅在了一起,使春意的色彩渲染得更加浓重。
三、同样含义的诗句举例:
1、前蜀
牛峤
《更漏子》词:"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
2、元
刘庭信
《一枝花·春日送别》套曲:"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3、清
吴伟业
《永和宫词》:"杨柳风微春试马,梧桐露冷暮吹箫。"
匿名回答于2021-05-20 04:24:23
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出处]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意思是:迎面而来拂动杨柳的风轻吹在脸上,没有丝毫寒意。
匿名回答于2021-01-26 06:33:39
杨柳在春天最早发芽,可以说他们是春的挂号信。用杨柳来形容春天特别是早春是很恰切的。因此杨柳风就指代早春的和风。此外,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匿名回答于2021-05-24 0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