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即使是有煤气灶的家庭,一般也会支口大锅,用来制作大量食物时使用,这就涉及到支锅的问题,支锅时要保证好烧,好用,耐用。
好烧是指柴草能在灶内充分燃烧,所产生的烟雾能顺着火道,通过火炕、烟筒顺利地排到大气中去,而不是倒窜入厨房内。好用是指柴草所产生的火焰中的外焰,必须能恰如其分地给生铁锅底加热2/3以上的面积,既要能顺利做熟食物,还要节省柴草。耐用是铁锅用的时间长,降低铁锅锈蚀的速率。
可燃物要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柴草的着火点,二是与充足的氧气接触。因此炉灶内的空间不宜太大,太大柴草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难以集中,影响做饭速率和热量使用效率,也不易引发柴草的后续燃烧,当然也不宜太小,太小容纳的空气量不足,易导致柴草不充分燃烧,从而浪费了燃料。炉灶的中心部位往往是加强燃烧时的进风口,因此应该比四周略高一些,以保证四周空气及时补充到燃烧点,以加强燃烧,同时也是为了便于将灰烬及时拨开,保持通风顺畅和控制火焰的高度。
任何火焰总是分为三层,最外层温度最高,是给器皿加热的最佳部位,因此锅底距离灶底总是有一个最佳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保证火焰的外焰要给大部分的锅底面加热。
一般家庭的锅总是锅沿下七八公分,锅与锅灶直接接触处的一圈生铁首先烂掉,不信同学们可到废铁回收站参观一下,进行验证。这又是为什么呢?当烧火做饭的时候,整个锅都是热的,当做完饭后,由于铁是热的良导体,所以大部分的铁随着灰烬温度的降低而最后被冷却,然而与铁锅接触处的一圈灶体材料,却是热的不良导体,很长时间冷却不了,致使与之接触的一整圈生铁也迟迟冷却不了,又由于饭后刷锅时的水分(混合物,主要是盐的水溶液。),很容易渗到上述一圈材料处,并被材料吸住,长时间与这一圈生铁接触,所以这圈生铁较其它生铁处在较高温度,较高湿度,较高盐分,又与空气接触的环境中,这正好符合钢铁快速生锈的条件,所以最容易被锈蚀。因此在支锅的时候,应将锅沿外围下锅台上方的部分,全部用水泥包裹起来,使刷锅水不能沿锅外沿顺流而下,只能流到锅台外围,这样就阻绝了刷锅水与这圈生铁的接触,从而避免了锈蚀的发生,这样生铁锅就经久耐用了!
匿名回答于2023-09-10 21:19:52
烟囱柜的高度大致在75公分,随灶台锅堂门微成弧形。在其正中灶台上安放汤罐的上方,留一个圈门形小炕,用来放盐钵和生姜之类。在小炕的上方约40公分处,用一块整砖平放挑出10来公分,便于摆放煤油灯。烟囱柜内部通烟道成“门”字形。烟囱柜砌好后,就要在上面支烟囱了,支烟囱的村民们叫作套烟囱。
无论是谁家支出的锅台,总有一面是靠墙的。靠墙的锅叫里锅(也叫大锅)。过去,大多数村民居住的房屋,都是用土基或用土干打垒的墙,麦草盖的屋面,也有少数人家屋面上盖的是小瓦。
匿名回答于2023-08-29 05:21:35
这种锅分前拉风锅,和后拉风锅,现就前拉风为例讲解,第一步支笼腿,一般笼腿有4条,要使每两条笼腿的空档正对锅的底部中间,不能偏,这个空档也是下草木灰的地方,笼腿的长度要计算锅的口面加烟囱的宽度,锅台的高度都在笼腿上控制呢,笼腿高锅台就高,笼腿矮锅台就矮,支好笼腿,就支锅腔了,支锅腔要把砖向伸出一个二五砖一周。然后把笼腿的所有地方都封死,只留下放炉条的地方就好了。
匿名回答于2023-08-29 0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