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光合作用三个循环?

第一阶段:在类囊体薄膜上,水光解成为还原氢和氧气,ADP与Pi吸收能量结合生成ATP。

第二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C₅结合CO₂生成两分子C₃。

第三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ATP水解为ADP与Pi释放能量,C₃吸收能量并结合第一阶段中水生成的还原氢,生成糖类和C₅。

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水分子氧化释放的电子通过类似于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那样的电子传递系统传递给NADP+,使它还原为NADPH。电子传递的另一结果是基质中质子被泵送到类囊体腔中,形成的跨膜质子梯度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

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NADPH和NADPH的提供。

匿名回答于2023-09-11 09:56:22


光合碳循环中的十几个步骤可分为3个循环:

①羧化作用:由RuBP羧化酶催化,将CO2加到RuBP的C-2上,形成中间产物2-羧基-3-酮基核糖醇-1,5-二磷酸,然后水解为两个分子的3-PGA;

②还原作用:两个3-PGA经 PGA激酶作用,消耗两个 ATP,形成两个1,3-DPGA,再经GAP脱氢酶催化,消耗两个NADPH,还原为两个GAP;

③CO2受体RuBP的再生;每 3个RuBP与3个CO2形成6个GAP,5个GAP经过一系列的异构化、缩合与重组,消耗3个ATP,再合成3个RuBP,净生产一个GAP。

GAP是合成各种有机物质的碳架,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物质,又可透过叶绿体被膜上的起跨膜传递作用的蛋白称为P1-运转器输出叶绿体外,合成蔗糖等物质。特有的酶氧化戊糖磷酸途径酶系统的发现促进了光合碳循环各步骤酶系统的分离。其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核酮糖-5-磷酸激酶、景天糖-1,7-二磷酸酯酶是此循环 特有的酶。循环中的RuBP羧化酶、GAP脱氢酶、FBP酯酶、SBP酯酶、Ru5P激酶是调节酶。除一般的代谢调节外,光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光合电子传递产生的还原剂使GAP脱氢酶、FBP酯酶、SBP酯酶、Ru5P激酶活化。叶绿体照光时类囊体膜吸收间质中的H引起间质pH值的上升,从pH7.1升至pH8.1;同时类囊体的Mg外流,增加了间质中Mg的浓度,为RuBP羧化酶、FBP酯酶、SBP酯酶、Ru5P激酶催化的反应创造了最适的环境条件。

酶的催化

匿名回答于2023-08-28 04:33:21


①光反应阶段:


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


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


a、CO2的固定:CO2+C5→2C3;


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 C5


注意:一是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划分依据——是否需要光能;二是应理清两个反应阶段在场所、条件、原料、结果、本质上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转化


1.水的光解:2H2O→4[H]+O22.ATP形成:ADP+Pi+能量→ATP1.CO2的固定:CO2+C5→2 C32.C3的还原:C3→C5+(CH2O)+ H2O


能量转化光能→电能→储存于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实质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并生成O2同化CO2形成(CH2O)、储存能量。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


⑵光反应为暗反应准备了物质和能量,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是形成有机物,并最终储存能量的过程,没有暗反应,有机物不能合成;因此,二者是一个整体,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匿名回答于2023-08-28 04:49:41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光合作用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匿名回答于2023-08-31 06:48:1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