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水盆羊肉为什么不是用盆装,为什么叫水盆?

水盆羊肉是由商周时代的“羊臐”演变而来。

秦汉时称为“羊肉臐”,唐宋时又叫“山煮羊”。《山家清供》一书中,记述了煮羊肉汤的技巧,指出:“羊作脔,置砂锅内,除葱椒外有一秘法,只用搥真杏仁数枚,活水煮之,至骨亦糜烂。”《宋书》中讲了一个故事,大意是:南北朝时,战争不断,百姓遭殃,有个叫毛修之的人被俘,由于他有烹调手艺,向宋武帝献羊肉汤,味道鲜美,由俘虏变为太官令,以至后来高升至南郡公。经过隋唐、五代、宋元等朝代,各族人民迁移大交流,进入内地居住的多,原有的民俗“渐变旧俗

匿名回答于2023-09-11 22:44:19


水盆羊肉是一道特色美食,源于中国山西省。水盆羊肉并不是用盆装,而是将羊肉切成薄片,放置在盆中,用开水烫熟,然后沥干水分,放在盆中再撒上辣椒、花椒、葱姜等调料。盛食时再将配好的酱料淋在肉片上。


水盆羊肉得名的原因,在于烫熟肉片的水会流出来,最初可能就是在盆里做,因而称之为“盆”,而后演化成特色美食的名称。其肉质嫩滑,口感鲜美,辣味可口,是一道享誉中外的传统美食。

匿名回答于2023-09-09 00:05:19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