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
“荷包”这一名称,出现在宋代以后。《通俗编·服饰》说:“《能改斋漫录》载刘伟明诗‘西清直寓荷为橐’,欧阳修启以‘紫荷垂橐’对‘红药翻阶’,皆读之为芰荷之荷。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0:02:26
匿名回答于2023-09-09 21:50:18
匿名回答于2023-09-09 21:50:19
荷包的前身叫“荷囊”。荷者,负荷;囊者,袋也。所谓“荷囊”,即用来盛放随身用品的小袋子。因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一些必须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毛巾、印章及钱币等),只能贮存在这种袋子里。最早的荷囊,在使用时既可手提,也可肩背,所以也称“持囊”。后来人们渐渐觉得这样手提肩背的有所不便,才转而把它挂在腰际,并形成一种习俗,俗称“旁囊”。
匿名回答于2023-09-09 21:50:19
匿名回答于2023-09-09 21:50:24
荷包是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中,人们所随身佩带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荷包的造型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也有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荷包的图案有繁有简,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都有,装饰意味很浓。现代南方方言如粤语、客家语和闽南语中常用荷包指代钱包。
匿名回答于2023-09-09 21: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