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迸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 唐代·温庭筠《烧歌》

这句意思是:火星飞起飞拂天外,飞灰落在台阶之前。

迸星是指飞起的火星。迸:溅射。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五代·欧阳炯《春光好·天初暖》

这句意思是:笋儿使着劲儿猛长,身子简直要迸开了,迸出满身嫩绿。花儿,羞羞答答的,依偎在雪坞上,洒出满世界浓香。

迸:爆开。

匿名回答于2022-02-06 17:50:42


迸(bèng),在古文中作动词,主要有以下三个义项:


1、从辵,并声。“辵”( chuò)意思是在路上行走。本义:奔散,走散。例如:


(1)督将迸走,死伤过半。——《三国志·满宠传》


(2)时饥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户且尽。——《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


2、涌出,喷射。例如:


(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满眼金星乱迸,身不由己,便倒下了。——《红楼梦》第四十七回


银瓶乍破


3、爆开,断裂。例如:


(1)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水浒传》


(2)只听格喳的一声,那来棍迸为六段。——《儒林外史》第五十一回


乌珠迸出

匿名回答于2022-02-06 17:55:2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