錾子,是一种钳工常用工具。材料一般选用T9A或T10A,前面为刃部,硬度要求为56~60HRC,手握部分和尾部无硬度要求,即希望保持为退火状态,也就是在钢榔头的强力打击下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塑性,不会发生碎块崩炸现象。 热处理方法是,经过锻造退火的錾子初步开刃成形,将其刃部30~50mm部位浸入780~800℃盐浴炉加热——錾子要在盐浴中不断晃动,使之加热透彻而均匀;目测,当錾子温度与盐浴基本一致后,取出錾子并迅速淬入10~15%盐水中,1~2秒后将錾子提出水面,錾子余热外返,看到已淬火表面会变成黄-红-蓝色,又迅速将10~20mm左右继续浸入在盐水中,这样反复几次,最后使之完全冷却下来。这样錾子获得的硬度分布是,临近刃口部分硬度大约在58HRc附近,然后向尾部硬度逐渐降低——在强大冲击力下既有錾切能力,又不至崩刃或断裂。 如果没有盐浴炉,采用气焊的火焰加热也可以,但是在加热技巧上要有点经验和相应的热处理知识。 实践出真知。处理这一类手用工具,基本凭个人的经验,好用与否,质量相差甚远!
匿名回答于2023-09-13 20:58:04
把錾子烧红至白红色,就是颜色发白,这时温度比橘红色要高二百多度,要保持这个颜色一分钟以上,就完成了錾子的奥氏体化过程,然后迅速放到盐水之中冷却,完成淬火过程,得到马氏体金相组织,錾子就会非常坚硬。当然,錾子的材质也是至关重要的,高锰钢的比普通高碳钢的材质更耐用,购买錾子时,可以问问商家有哪些材质的,材质对錾子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匿名回答于2023-09-04 07: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