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3-09-13 21:28:39
自普兰特在1859年发明了用反复充放电使铅板形成活性物质,以稀硫酸为电解质的第一只铅酸电池算起,铅酸电池的发展正式揭开序章。
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比利时出生的法国工程师格拉姆在布展中偶然接错了导线,把另一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接到了他自己送展的直流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弄拙成巧间,铅酸电池赖以生存的直流电动机问世,铅酸电池自此有了可靠的电源。
1881年,英国人色隆发明了铅锑合金板栅,这种板栅与富尔涂粉方法相结合,出现了所谓涂膏式极板。同年,法国人富尔在实验中发现了在铅上涂膏以形成活性物质方法。两者为铅酸电池的可连续生产奠定了工艺基础。
1882年,Cladstone与Tribe提出硫化理论,建立了公认的化学反应式,铅酸电池充放电循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路线得到了确认。
1883年,著名化学方程式PbO2+Pb+2H2SO4=2PbSO4+2H2O被提出,标志着当时的科学家已经掌握了铅酸电池充电、放电的可逆反应。
1886年,Udor及Lucas完成了方便的形成式正极板制法。
1910年,美国的Exide公司正式推出管式正极板。
1935年,Haring及Thomas发明铅锑合金板栅;同年,Slegler发明玻璃丝管代替以前用于管式极板的硬胶管。
1970年,Deviff创制第一个用贫液式结构的阀控式蓄电池。
1970年以后,拉网式板栅、微孔PE及PVC隔板、单体的穿壁焊技术、铅钙合金的加铝及加锡等相继问世,铅酸电池技术出现了飞跃。
再后来的故事,其实大家都知道了。1986年,天能在改革春风中诞生,在中国乃至全球,铅酸电池的发展由此翻入了新篇章。三十四年来,天能一直秉承技术创新理念,以铅酸电池产品与技术不断迭代,引领着行业高速发展。
匿名回答于2023-09-01 15: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