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临池学书的成语故事?

临池学书指的是张芝。

故事:

东汉末年,敦煌酒泉这个地方,出了一个爱好书法的少年,名叫张芝。在他家附近有一个池塘,池塘边有一块很大的青石。由于家里贫穷,买不起纸,于是张芝每天早早起来,就以这块大青石为桌子练习书法。时间久了,大青石被他磨得平平的。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白色长罩衫的宽大衣袖可用来练字,便脱下展平在上面写起字来。写满了一只,又换一只。后来,索性连前襟后背也展开弄平当纸来写字。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一件大长外罩衫上密密麻麻都写满了字。他抖着长衫,看着写满的字,很是高兴。他写的是当时流行的“章草”。他对自己练写的字挺满意,但想起要回家吃饭,就发了愁,怎么向父母交代呢?他怕父母生气,站在这里竟不敢回家。

他一转身,看见自己家屋旁的大池塘,一下有了主意。他拿着长衫跑到池塘边,把长衫浸在池塘里搓洗。结果,字迹倒是看不见了,可是白长衫变成了灰长衫。

他提着灰长衫回到了家,做好了挨训的准备。父母见他的长衫变成了灰色,便问他是怎么回事,张芝很诚实地说了实话。不料,父母听完不但没生气,反而夸他刻苦练字的精神。母亲当即把儿子的长衫拿过来浸在水盆里,重新搓洗。这以后,母亲找一些没用的布帛,给张芝练习书法用。

匿名回答于2023-09-14 22:49:56


临池学书是一个成语,指刻苦练习书法。

临池学书,其中学书,是指学习书法。我国的书法,渊远流长。书法的变化,与汉字的形体,演变及其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提起今草,我们自然会想到其创始者草圣张芝临池学书的感人故事。张芝的勤学苦练,他家附近池塘的水也变黑了。后来人们用临池学书来赞誉他。

匿名回答于2023-09-02 19:20:53


【成语】:临池学书

  【发音】:lín chí xué shū

  【解释】: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出处】:《后汉书·张芝传》:“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

  【示例】:少不肯~,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明·张岱《家传》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刻苦学习书法


临池学书指的是张芝。


而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从四、五岁开始练字,直到五十九岁死时止,共练了五十多年,越到晚年字写得越好,他很羡慕张芝的草书,经常以“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故事鞭策自己。后人以“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八个字,来形容他书法笔势的雄健﹑潇洒。

匿名回答于2023-09-02 22:36:28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