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秦川包括三大部分,从西向东依次为陕南秦川、关中平原和河南北部平原。陕南秦川横跨秦岭,以米脂为中心,向东南延伸至汉中森林区的低山丘陵地带。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平原地带,包括今天陕西省西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如西安、宝鸡、咸阳等地。河南北部平原以郑州、洛阳、安阳等城市为中心,向东西两侧延伸。
在古代历史上,秦川是中国关中文化和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和文化遗产的发祥地和中心地区。
匿名回答于2023-09-15 14:39:00
春秋战国时,秦人祖先非子在封邑于秦(今甘肃天水),始建秦国,秦人后东迁关中,陕西地区成为秦国的主要地区。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代称“关中”。现关中之地包括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杨凌、铜川等市地。
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渭河由西向东横贯渭河平原,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都引自这些河流。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险,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历时千余年。
关中平原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禹贡》把关中的黄壤土,定为上上等,即是最适宜种植农产品的土地。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西汉时,关中已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粟米的储备,牲畜的数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关中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只占全国的十分之三,但却拥有全国十分之六的财富,充分显示关中在古代中国的经济地位。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4:25:44
八百里秦川又称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的一个地点,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 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4:25:21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4:25:22
八百里秦川又称关中平原,位于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北连黄土高原,南倚秦岭,黄河从右侧穿行而过,西起宝鸡,东至潼关。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4:25:24
渭河平原位于陕西中部,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接秦岭,北到陕北高原,东西长300千米,西窄东宽。渭河平原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层陷落区,后经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的冲积,是河流在亿万年间裹挟的泥沙在这里囤积而成。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