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中国古代世俗文化的发展?

“文化世俗化”的含义:所谓文化世俗化,即文学、艺术等文化形式以普通受众的需要 为中心,以满足普通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和可读性,娱乐大众。

唐宋以来的中国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唐:适合民众口味的通俗文学唐传奇的流行。

宋:《清明上河图》等描绘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适应市井生活需要的词的流行;追求个性, 倡导有意无法的各具情态的书法;最早的白话小说“话本”的兴起;南戏的出现。

元:庄谐杂出的元散曲和元杂剧的流行。

明清:明清小说等通俗文学的繁荣;木版刻画、年画、寺庙壁画、布贴画、剪纸画等等; 戏曲的兴盛,特别是清代京剧的兴起。

唐宋以来,中国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逐渐加强的原因:

唐:唐朝政治统一,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

宋:

①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生活更加丰富;

②重文轻武的国策促进了文化的普及。 元: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元代知识分子地位的低下,使其将一腔才情宣泄于文 学创作。

明清:

①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

②印刷术不断完善,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文化进一步普及。

匿名回答于2023-09-15 21:31:3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