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德育模式怎么理解和区分?


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方法、教学方式等手段,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道德观念。德育模式则是指在德育实践中采用的不同方法和方式。在德育模式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以示范为主的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身教力量来引导学生,教师扮演的是示范者的角色,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
2. 以讲解为主的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讲解的方式来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
3. 以活动为主的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品德观念和健康心理。
4. 以评价为主的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评价制度来引导学生的行为,通常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实现。
以上四种是德育模式中常见的形式。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育体系会采取不同的德育模式。在实际德育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实状况,选择合适的德育模式,确保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匿名回答于2023-09-16 03:19:26


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是典型化、示范性、可操作性的德育实施体系。主要解决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增强学生道德行为力量。在教师招聘考试过程中主要以客观题形式出现,重点在于对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以及价值澄清模式中人物与观点的区分。

一、首先,四种德育模式的提出者不同。

认知模式由皮亚杰和科尔伯格提出。

体谅模式由彼得麦克费尔提出。

社会模仿模式由班杜拉提出。

价值澄清模式由拉斯和哈明。

二、其次,四种德育模式观点不同。

认知模式由皮亚杰和科尔伯格在研究道德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注重的是学生的道德认识。

体谅模式由彼得麦克费尔提出的。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注重的是学生的道德情感。

社会模仿模式由班杜拉提出。主要主张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注重的是学生的道德行为。

价值澄清模式由拉斯和哈明。认为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不能仅传授某种固定的价值观点,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善于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作出明智的抉择。注重的是学生的价值选择。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4:23


1 德育模式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为核心,通过特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实现的教育模式。
2 它可以分为实践型德育模式和体验型德育模式。
实践型德育模式是通过学生实践行动锻炼他们的品德,让他们在实践中领悟到道德原则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而体验型德育模式则是通过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一些需要品德支撑的活动中去,通过亲身体验来切实感受到道德行为的好处。
3 德育模式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中,道德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德育模式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4:44


要重视和推动智慧型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是指在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德育形式。主要包括传统的德育模式和智慧型德育模式。传统的德育模式指的是一种以教授为主导,强调以外部知识的传授,以及以纪律性的方式营造的德育实践。智慧型德育模式指的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创新为主导,重视内在意识的培养,以及通过体验、角色扮演、咨询等各种方式营造的德育实践。


重视和推动智慧型德育模式是因为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接受并掌握社会风尚,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5:15


德育模式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一般来说,德育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传统德育模式、创新德育模式和适应性德育模式。

传统德育模式主要是通过灌输道德观念来引导学生,这种模式强调"规矩",注重纪律和规范,但可能会过于强调形式,缺乏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创新德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具有富有创意、创新性较强的特点;适应性德育模式则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针对性德育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成长与发展。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5:18



1 德育模式是指在教育中实施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2 德育模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种,即以德育为主的“以德育为主”模式和以学科教育为主的“德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模式。
3 “以德育为主”模式是指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为主要目标,通过开展德育活动和课程来实现。
而“德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模式则是在学科教育中融入德育内容,使德育与学科教育相辅相成。
总之,德育模式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情境来进行,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5:21


1 德育模式是指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格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模式。
2 可以区分为“内涵式”和“外延式”两种德育模式。
内涵式德育模式是指通过课程设置、文化环境等内部因素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外延式德育模式则是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外部因素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德育模式还可以分为“一体化”和“分离化”两种。
一体化德育模式是指将德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使之成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离化德育模式则是将德育单独提取出来进行教育,往往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进行。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5:22



1 德育模式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的方法和模式。
2 德育模式可以分为多种,如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家庭教育、课外活动等。
其中,课堂教育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和教育;社会实践注重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家庭教育注重父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和引导;课外活动注重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3 区分德育模式的关键在于不同模式的重点和目的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同时,不同德育模式也可以相互结合和补充,形成多元化的德育教育。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5:23



德育模式是指教育实践中,对于培养学生品德(德)的基本形式、途径、方法等的总称。它与其他教育模式相比较,主要强调品德教育、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是德育的重要方面。不同的教育机构、教育理论家、教师等人对德育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德育模式:
1. 传统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强调德育的中心在于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它强调教师的权威、严格的纪律和行为规范,而学生则被要求顺从、奉献和服从领导。
2. 人本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主张德育工作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进行的,需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自我实现。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思想理念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树立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3. 探究式德育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学习中,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进一步认识道德和价值观的本质,并学会在现实问题和挑战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4. 社会化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主张德育工作必须与社会实践和国家利益相联系。教师应该通过社会实践、社区建设、志愿者服务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不同的德育模式强调的方面不同,但都是为了培养品德素质优良的学生成为新时代具有远见卓识、才智过人的栋梁之才。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5:30



1 德育模式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用何种方式进行道德教育。
2 德育模式的区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传统的德育模式,强调的是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倡导按照这些规范和价值观去行为和思考;(2)现代的德育模式,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注重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3)实践型的德育模式,注重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感受和体验道德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素养。
3 德育模式的理解和应用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的教育目标、不同的学生特点等因素进行调整和选择。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5:23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