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方法、教学方式等手段,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道德观念。德育模式则是指在德育实践中采用的不同方法和方式。在德育模式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以示范为主的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身教力量来引导学生,教师扮演的是示范者的角色,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
2. 以讲解为主的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讲解的方式来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
3. 以活动为主的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品德观念和健康心理。
4. 以评价为主的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评价制度来引导学生的行为,通常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实现。
以上四种是德育模式中常见的形式。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育体系会采取不同的德育模式。在实际德育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实状况,选择合适的德育模式,确保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匿名回答于2023-09-16 03:19:26
一、首先,四种德育模式的提出者不同。
认知模式由皮亚杰和科尔伯格提出。
体谅模式由彼得麦克费尔提出。
社会模仿模式由班杜拉提出。
价值澄清模式由拉斯和哈明。
二、其次,四种德育模式观点不同。
认知模式由皮亚杰和科尔伯格在研究道德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注重的是学生的道德认识。
体谅模式由彼得麦克费尔提出的。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注重的是学生的道德情感。
社会模仿模式由班杜拉提出。主要主张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注重的是学生的道德行为。
价值澄清模式由拉斯和哈明。认为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不能仅传授某种固定的价值观点,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善于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作出明智的抉择。注重的是学生的价值选择。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4:23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4:44
德育模式是指在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德育形式。主要包括传统的德育模式和智慧型德育模式。传统的德育模式指的是一种以教授为主导,强调以外部知识的传授,以及以纪律性的方式营造的德育实践。智慧型德育模式指的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创新为主导,重视内在意识的培养,以及通过体验、角色扮演、咨询等各种方式营造的德育实践。
重视和推动智慧型德育模式是因为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接受并掌握社会风尚,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5:15
传统德育模式主要是通过灌输道德观念来引导学生,这种模式强调"规矩",注重纪律和规范,但可能会过于强调形式,缺乏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创新德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具有富有创意、创新性较强的特点;适应性德育模式则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针对性德育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成长与发展。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5:18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5:21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5:22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5:23
德育模式是指教育实践中,对于培养学生品德(德)的基本形式、途径、方法等的总称。它与其他教育模式相比较,主要强调品德教育、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是德育的重要方面。不同的教育机构、教育理论家、教师等人对德育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德育模式:
1. 传统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强调德育的中心在于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它强调教师的权威、严格的纪律和行为规范,而学生则被要求顺从、奉献和服从领导。
2. 人本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主张德育工作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进行的,需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自我实现。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思想理念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树立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3. 探究式德育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学习中,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进一步认识道德和价值观的本质,并学会在现实问题和挑战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4. 社会化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主张德育工作必须与社会实践和国家利益相联系。教师应该通过社会实践、社区建设、志愿者服务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不同的德育模式强调的方面不同,但都是为了培养品德素质优良的学生成为新时代具有远见卓识、才智过人的栋梁之才。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5:30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9: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