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 【双调】庆东原①
忘忧草②,含笑花③,劝君闻早冠宜挂④。
那里也能言陆贾⑤?那里也良谋子牙⑥?那里也豪气张华⑦?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⑧。
【注解】:
①庆东原:曲牌名。
②忘忧草:即萱草,又名紫萱,可食,食后如酒醉,故有忘忧之名。
③含笑花:木本植物,花如兰,“开时常不满,若含笑焉。”
④闻早:趁早。 冠宜挂:即宜辞官。
⑤陆贾:汉高祖谋臣,以能言善辩知名。
⑥子牙:姜太公,名姜尚,又名吕尚,字子牙。为周武王的谋士,帮助周武王伐纣灭殷。
⑦张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曾劝谏晋武帝伐吴,灭吴后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虽为文人而有武略,故称豪气张华。
⑧渔樵话:渔人樵夫所说的闲话。
【题解】
庆东原,双调中的曲调。首两句即末两句一般要求对仗,中间三个四字句也有作鼎足对的。常用以抒发豪放感情。此曲以否定历史上的谋士、功臣来否定功名、事业,虽不免虚无消极,但却是元代黑暗政治的折射。
【译文】:
看看忘忧草,想想含笑花,劝你忘却忧愁,趁早离开官场。能言善辩的陆贾哪里去了?足智多谋的姜子牙哪里去了?文韬武略的张华哪里去了?千古万代的是非曲直,都成了渔人樵夫们一夜闲话的资料。
【赏析】:
本曲系元代叹世之作的代表作。意境高远,怀古叹今。此曲和《渔夫》篇有着相似的思想主题。在这里,作者劝友人且莫贪恋功名富贵,尽早辞官归隐。表现出作者本人超脱、放达的思想和潇洒的性格。白朴借姜子牙、陆贾、张华等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说明元王朝不重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不可久恋。此曲内蕴着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有着对历史的发展与人的命运关系的敏锐观察。
1.这首曲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句?为什么写这两种草、花,难道别的不可以吗?
全曲以忘忧草、含笑花起兴。作者因为要把“忘忧”和“含笑”当成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只有在摆脱了名利之后才能达到,所以才写这两种草、花,以表示不为忧愁所扰,含笑人生的情怀,因此用别的花、草不能配合词曲的主旨。
2.这首曲子淋漓酣畅,敢把杰出的历史人物玩弄于股掌之上,其表达方式和主旨什么关系?
这首曲子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作者把许多的历史人物拿出来作为论点的佐证:善辩的陆贾、多谋的子牙、充满豪气的张华都曾经是风云一时的人物,如今都到哪里去了?他们辨别是非之心、经世济民之业只不过给后人添了点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既然如此功名利禄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用这些论据论证了自己在词曲中的观点。
匿名回答于2023-09-16 06: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