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老实本分的时传祥用行动展现出了大放异彩的精神。在今天,我们依旧需要学习这种干一行爱一行、不怕脏不怕累的劳模精神。
一、以一人脏换万家净
在时传祥的年代,老北京平房很多,老四合院里人口密度非常大,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是旱厕,茅坑浅,粪便常常漫溢出来,气味难闻,环境恶劣。
那时一年组织一个几十人的青年班,最后剩不下三五个,年轻人受不了这累、吃不了这苦,因此走了不少。而时传祥却认为,再脏再累的活也得有人去干,能以一人脏,换来万家净,这是十分光荣的。他总是告诉工友们:“北京城如果一个月没有人去掏粪,粪便就会流得满大街都是。总得有人清理粪便呀!
1960年,掏粪工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时传祥带领全班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则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粪背粪达5吨。他背粪的肩膀和挎粪桶的胯部都磨出了巴掌大的老茧。
正是在这种精神下,1955年,时传祥被评为清洁工人先进生产者,1956年当选为崇文区人民代表,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59年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1959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国“群英会”,此时的时传祥已经成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北京市政协委员。一个掏粪工成为一名闻名全国的劳动英雄,获得了这么多的名誉和光荣,这是时传祥从来不敢想象的。
二、掏粪也受尊敬
时传祥在“群英会”上受到了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接见,刘少奇和时传祥亲切交谈,还从自己的兜里掏出自己使用的英雄牌钢笔,送给了时传祥,告诉当时没有文化的时传祥一定要好好学习,到阳历年给他写封信。攥着刘主席用过的钢笔,没上过一天学的时传祥开始认字写字。
尽管工作又脏又累,但是这位朴实的北京清洁工人,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掏粪和其他工作一样,都是劳动,都是社会需要,也同样得到尊敬。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时传祥却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受压迫者。时传祥在年少时如何成为了一名掏粪工?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旧社会经历了哪些压迫?
新中国成立后,掏粪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时传祥又是如何成为劳动英雄的?是什么样的劳模精神让北京市长和副市长主动请缨参加背粪劳动,还掀起了“背粪热”?
匿名回答于2023-09-16 17:12:00

从一个旧社会受人压迫剥削的“粪花子”成为新中国的一名清洁工人,时传祥感到无比幸福,并把这种幸福感化作无穷的力量,投入到首都环卫事业和新中国建设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八年里,时传祥无冬无夏地、挨家挨户地给北京群众掏粪扫污;他几乎没有闲暇时间,稍有空闲就到处问问闻闻,走走看看。
老北京平房很多,老四合院里人口密度非常大,茅坑浅,粪便常常溢出来,气味非常难闻。遇到这种情况,他总是不声不响地找来砖头,把茅坑砌得高一些。他干的这行,是没有节假日的,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茅坑里掉进了砖头瓦块,他就弯下腰去,用手一块块地拣出来。他常说:咱要一人嫌脏,就会千人受脏,咱一人嫌臭,就会百家闻臭。俺脏脏一人,俺怕脏就得脏一街。
时传祥带着对党和人民报恩的朴素感情,努力劳动,苦干加巧干,还进行技术革新,带领大家共同进步,在掏粪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威信,被工友们推选为前门粪业工人工会委员兼工会小组长。当时,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体现对清洁工人劳动的尊重,不仅规定他们的工资高于别的行业,而且想办法减轻掏粪工人的劳动强度,把过去送粪的轱辘车全部换成汽车。运输工具改善之后,时传祥合理计算工时,挖掘潜力,把过去7个人一班的大班,改为5个人一班的小班。他带领全班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则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粪背粪达5吨。管区内的居民享受到了清洁优美的环境,而他背粪的右肩常年肿胀,被磨出一层厚厚的老茧。

时传祥干工作从不分份内份外,谁家的墙头倒了,他就主动给砌好,谁家的厕所没有挖坑,他就带上工具给挖好,时间一长,他不仅成了百姓尊敬和信赖的朋友,还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195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59年被评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59年全国群英会上受到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接见。1966年国庆观礼,时传祥作为北京市观礼团副团长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时传祥不仅自己一生投身于首都的环卫事业,还非常关心环卫事业的后继与发展。在他提议下,自1962年开始,清洁队陆续分来一批初高中毕业生,时传祥担任原崇文区清洁队“青年班”班长,担负起这些年轻人的传帮带任务。他通过言传身教,帮助青年人树立了“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带出了一个思想过硬、业务一流的青年班,为环卫三队日后不断涌现的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5年5 月19日时传祥去世。去世前他曾将4个子女叫到身边对孩子们说:我掏了一辈子大粪,旧社会被人看不起,但我对掏粪是有感情的。我向主席汇报工作时说,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人接班,我唯一的一个愿望是你们接好我的班,这个班不是我个人的班,这是党和国家的班!在时传祥的感召下,他的4个子女全部进入环卫战线工作。甚至他的孙女时新春,也成了时家的第三代环卫工人,继续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几十年来持续传承从未磨灭,环卫行业的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不断涌现。20世纪70年代有张孝敬,自己琢磨出80多种治理管道堵塞的绝活,曾连任全国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79年当选北京市劳动模范。80年代有任华亭,80年代粪便清运基本实现机械化,但部分公厕不具备机械抽运条件,任华亭就主动承担起这些公厕的人工背粪任务,百姓称他是活着的时传祥。90年代有钟志玲,她18岁就当了一名抽粪女工,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无悔的献给了她所热爱的环卫事业。21世纪有关阔山,带领团队总结出“青年班的八点工作法”和三八女子抽粪班的八要工作法,大力推进了时传祥青年班和三八女子抽粪班的建设,在他的带领下环卫三队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第一个工人理论学习小组。关阔山2008年当选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也是继时传祥之后环卫三队涌现出的第二位全国人大代表。
艺术家吕远曾评价说:时传祥这个终身在粪便中劳动的人,实在是一个纯洁的人,是一个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高尚的人。在21世纪,时传祥精神依然如莲花绽放着洁净而纯粹的魅力。
匿名回答于2023-09-14 02:28:21
匿名回答于2023-09-14 02: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