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丶历史出处
《礼记·中庸》第二十八章:“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里的“一”和“同 ”同义,就是“统一”。
二丶释义
车同轨即全国车辙阔狭相同,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施的一项全国统一规制的举措。 秦统一前,列国没有统一的制度,各地的马车大小不一样,车道有宽有窄。秦统一后,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
三丶意义
秦朝制定车同轨法令,能够使全国各地的道路在几年之内压成宽度一样的硬地车道,不仅能够减少商品和旅客运输过程的成本,而且有利于帝国军队有能力带着物资快速到全国任何郡县。所以,车同轨是秦国统一的重要战略举措。
四丶影响
客观上促进了原七国在实质上的融合和统一,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的功绩无可比拟。
匿名回答于2023-09-16 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