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展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前弧弧顶位于湖北东南的广济、黄梅附近;东翼伸展于安庆、铜陵、无为及和县等地。宁镇山脉为其东翼反射弧,茅山山脉是东翼反射弧的脊柱;西翼在大冶、武汉、大洪山一带,襄樊以西至房县构成西翼反射弧,黄陵背斜是东翼反射弧的砥柱;山字型构造的脊柱,伸展于前弧北面的豫鄂皖边境大别山及其以北沉降地区。
匿名回答于2023-09-17 04:02:10
匿名回答于2023-09-06 15:51:19
主要由前震旦纪地层和侵入岩构成,以花岗岩、片麻岩等为主。麻城以东部分受燕山运动影响更为显著。山地经褶皱后,曾一度准平原化。现今山地轮廓为此后的断层运动所形成。断层运动至今仍在进行,1923年霍山大地震即为明显一例。
淮阳山脉是指指桐柏山—大别山这个相连的大山脉及其支脉和余脉的总和(类似大巴山脉包括武当山和大巴山等),位于中国中部山原。
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介于北纬30°10′~32°30′,东经112°40′~117°10′。大别山脉东延为(也称皖山)和张八岭,三者合称淮阴山,西段作西北—东南走向,东段作东北—西南走向,是长江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一般海拔500~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
匿名回答于2023-09-10 15: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