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明正德13年推崇什么条约?

1、推行《南赣乡约》①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发布《南赣乡约》。《南赣乡约》的乡约制度共十六条,规定了乡民必须遵守的村规民约,以规范乡民的行为,惩恶扬善,在整个社会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其中包括军事训练、政治教育、道德情操修养等多方面内容。

匿名回答于2023-09-18 09:05:14



王守仁于正德十二年被任命为南赣汀漳等处巡抚。王守仁十分重视社会教育,他颁布了关于“十家牌法”的一系列文告,目的是实施军训、改革风俗、增进道德。明正德十五年,又颁布了《南赣乡约》,是约凡十六条,规定了全乡人民共同遵守的道德公约,其中涉及军事训练、政治教育、道德陶冶等内容。

首先肯定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人的善恶是教育造成的,寇盗是由于官吏的教育无方及长辈的训诲不早,朋友的奖劝失时所致。

第二,确定了社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善良的人民和养成仁厚的乡风民俗,“今凡尔同约之民,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

第三,规定了社会教育的内容是在家则遵孝悌之义,在乡里则相助相恤,劝善戒恶,讲信修睦,息讼罢争等。

第四,指出了社会教育的办法应依靠群众的批评和检讨,因为人虽至愚,责人则明,人虽至聪,责已则昏,他认为使民众互相监督和集体表扬或检讨的方法是改造民众的道德人格之最有效的方法。

匿名回答于2023-09-07 01:07:19


答:正德13年推崇《南赣乡约》条约。也称《阳明先生乡约法》,共计16条,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前5条构成,主要讲乡约的组织建设,包括乡约的人员构成、文簿的设置、入约的会费、聚会的日期和约所的选择等;

第二部分由第6到第15条构成,主要对同约人、寄庄人户、本地大户和异地客商、亲族乡邻、军民人等、公差人员、各寨居民、招投新民、嫁娶丧葬等情况提出要求。

第三部分只有第16条,主要讲聚会的仪式。

匿名回答于2023-09-11 09:09:5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