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兄难弟这个词出自成语制造机《世说新语》。东汉末年,天下有个大名人叫陈寔(shi2),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陈纪,字元方,一个叫陈谌,字季方。这两个儿子品行都很高尚,远近闻名。

陈纪的儿子叫陈群,就是为曹丕制定九品中正制的陈群。陈谌的儿子叫陈忠,也是三国的一位贤官。有一次,陈群和陈忠争论一个问题争得不可开交。这个问题就是,到底是你爹更牛还是我爹更牛。陈群认为他爹陈纪品行更好,陈忠认为他爹陈谌道德更高。
两个人争不出结果,就跑去找爷爷陈寔评评理。陈寔一听这问题就笑了,回答了一句话:“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两个儿子都很优秀,伯仲之间,难以分清谁兄谁弟,谁高谁低。
这就是成语“难兄难弟”的来历。它原本的意思是指两个人都非常厉害,分不出高下。其实后世很长时间里,这个成语用的都是原意,二十四史之一的《隋书》里就有一句:“广陵、甘棠,咸有武艺,骁雄胆略,并为当时所推,赳赳干城,难兄难弟矣。”
《隋书》是唐朝人所写,也就是说至少在唐朝时,难兄难弟这个成语还是它最初的意思,形容两个人都很厉害,难分伯仲。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难兄难弟变成了现在的意思,形容两个人同命相连,一样悲催一样惨。
匿名回答于2023-09-18 21: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