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文帝、景帝等努力,至汉武帝时,社会经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中央软弱,王国问题、匈奴问题、土地兼并问题等日益严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为适应统治者的这一需要,董仲舒在吸收道、法、阴阳等学派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学进行改造,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由此可见,对其他学派思想的吸收与排斥,是由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样一现实需要决定的,对此有利就吸收,反之则排斥。由于法家思想一贯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所以被吸收的内容也最多,从而形成了“外儒内法”的局面。
匿名回答于2023-09-18 21: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