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葫芦的来历?

葫芦,谐音“福禄”。古人认为它是吉祥物,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葫芦制作工艺品从明朝起即有文字记载。至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成为供皇家赏玩的御用珍品。

  葫芦的来历:

  传说玉皇大帝有一个石瓢状的大水缸,一日缸内见底,玉皇大帝想令一物从黄河取圣水注满,于是问及众丞,众丞齐曰:“成熟的葫芦所制的瓢乃为最佳”。于是,玉帝令一个带着蔓的葫芦瓢取水注缸,葫芦瓢受令后,便带着蔓愉快的、一次次、谨慎的满盛着圣水往返于天上和人间,生怕圣水洒落半滴,以便尽快的能够完成玉帝交与的任务。后来,此事被人间小鬼们得知,听说喝到玉帝的圣水可以得道升天,于是小鬼们便嬉笑着找到正在取水的葫芦瓢,希望葫芦瓢能在盛水时有意晃落一些,给下面张着大嘴饥渴的小鬼们喝到,可小鬼们的愿望并未能在葫芦瓢身上实现,眼看石瓢的水已注满2/3,不仅没能够喝到得道升天的圣水,还遭到了蔓的鞭挞。于是众小鬼就烧纸给已得道的老鬼曰:“葫芦瓢在偷喝玉帝的圣水”,玉帝听后大怒,随将葫芦瓢打入冷宫,断其蔓抛入人间。玉帝又问“忠心耿耿”的老鬼谁可取代葫芦瓢完及此事,老鬼曰:“御膳房的笊篱”,于是笊篱便开始了重复着瓢的工作,可不同的是,这次小鬼们烧纸的内容却是:“笊篱疏而不漏的在运圣水”。饱喝圣水的小鬼们没事时便将落入手中的蔓踢来踢去嬉戏玩耍。 一日,如来佛主行至天宫,感觉口渴便想向玉帝寻碗水来喝,却见一把笊篱在来来回回的拍打着盛有2/3水的石瓢缸,甚是惊讶,问及此事,笑曰:玉帝差矣!佛主惊奇的看到在冷宫中修炼得道,却因念蔓心切,而常常伸长身体瞭望远方的葫芦瓢,尽在其腰部练出了一个美丽光环,于是,赋予其纳百川之神效,让他与蔓团聚、繁衍……从此人世间便有了最美的亚腰葫芦。

匿名回答于2023-09-20 14:05:20


“葫芦”名称众说纷纭:

一是因为葫芦有很多品种,这是古人的一种分类方法。如陆佃《碑雅》认为:“长而唐上日瓠,短颈大腹曰匏”、“似匏而圆曰壶”。他的意思是瓠、匏、壶是三种葫芦的名称,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外形上。瓠即用来当菜吃的瓠子,细而长,犹如丝瓜;匏即农家作水瓢用的瓢葫芦;壶即扁圆葫芦。但古人的分类并不统一,李时珍解释匏、壶的含义,正好与陆佃相反,即匏是扁圆葫芦,壶才是瓢葫芦。崔豹在《古今注》中则认为瓠、匏、壶卢、瓢等都不是种与种的区别,而是种属之别。他认为“瓠”是一切葫芦的总称,而匏、壶卢、瓢、悬瓠都是瓠,只是外形有差别罢了。

二是古人认为葫芦的性质和用途是不同的,所以名称也就有所不同。有人认为就其质来说,葫芦有甘、苦之分,甘者曰“瓠”,又曰“甘瓠”;苦者曰“匏”,又曰“苦匏”《毛诗陆疏广要》。至于“茶酒瓠”、“药壶卢”,皆因用途而名之《本草纲目》。三是由于古人用字同音假造成的。葫芦不但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而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诗经》记载的时代来计算,中国栽培葫芦也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诗经》之后,记载葫芦的文献就更多了。据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统计,提到葫芦的古书有近百部(篇)。在这些书里,有的写葫芦的种植方法,有的写葫芦的食用、药用及日常器用的价值,有的是歌咏葫芦的诗文,还有大批有关葫芦的神话传说故事。

匿名回答于2023-08-25 01:18:2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