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án mù
怎么读
什么意思 释义如下:↓
檀木又名青龙木,亚热带常绿乔木,高五六丈,叶为复叶花蝶形,果实有翼,木质坚硬,香气芬芳永恒,色彩绚丽多变且百毒不侵。檀木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其木质坚硬,香气芬芳永恒,色彩绚丽多变且百毒不侵,万古不朽,又能避邪,故又称圣檀。明代朝廷用紫檀起初在我国南部采办,后因木料不足,遂派员定期赴南洋采办,因此储存了许多紫檀木料,因紫檀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南洋的紫檀经明代采伐几欲殆尽,明末清初,世界所产紫檀木绝大部分都汇集中国。
匿名回答于2023-09-21 04:54:12
匿名回答于2023-08-31 16:17:21
檀,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tán,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檀”的基本含义为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引申含义为浅绛色,如檀口。
在日常使用中,“檀”也常做名词,表示香木檀的省称,即檀香,如檀印(檀香)。
匿名回答于2023-09-13 00:01:24
● 檀
tán ㄊㄢ
1. 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
2. 浅绛色:~口(形容红艳的嘴唇)。
3. 〔~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
4. 〔紫~〕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
5. 姓。
详细解析
详细字义
◎ 檀 tán
〈名〉
(1) (形声。从木,亶( dǎn)声。本义:木名。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即红木);榆科的青檀)
(2) 同本义 [sandalwood]
檀,檀木也。——《说文》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3) 又如:檀车(古代车子多用檀木为之,故称);檀板(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檀柘(檀树与柘树);檀桐(檀木与桐木);檀槽(檀木制成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槽格)
匿名回答于2023-09-14 02: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