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公元前476或480年—公元前390或420年),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匿名回答于2021-08-01 04:03:20
"《论语》中,满篇“子曰”,除了个别章节有“孔子曰”出现,孔子之言,皆以“子曰”标明,好像孔门弟子以为天下人都该知道他们的老师是谁。 这是有点奇怪的事情。春秋之时,百家争鸣,诸子层出不穷,数量众多。诸子之书,无论自著,还是弟子记述,都是“某子曰”。
子"是人称代词,是我国古代对人的一种尊称,敬称. "子"简单的翻译为白话文就是“先生”的意思.
匿名回答于2021-08-01 04: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