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春秋战国时期哪家认为行仁政而亡?

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有道家,法家,儒家,墨家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让为要以法治事,要行严苛的法学,行仁政会导致国家灭亡。

匿名回答于2021-05-27 18:20:29


滕国的灭亡是迟早的,不是孟子行仁政的必然结果。在战国时代,丛林法则是最高准则,强者四处吞并,弱者无处可逃。

滕国处于齐国的羽翼之下,灭掉滕国,那是分分钟的事情。孟子的仁政和王道思想,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一种着眼于长远而非目光短视的政治策略。

孟子的仁政着眼于民心,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取得民心,人民才能增加,政权才能稳固。但是,在当时,根本就没有这个环境,所以孟子的仁政,被认为是不合时宜,无人理睬。

匿名回答于2021-06-16 06:45:2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