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主义提出了“二十一条”,加紧对华侵略,中国社会处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之中。
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杰出代表的一部分激进的知识分子,直面现实,提出了开展一个“改造国民性”运动的政治主张。
他们认为,要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政治,必须首先从思想启蒙着手,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主义思想。
于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转向唤醒民众的思想启蒙活动,《新青年》杂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指导思想下创办起来的。《新青年》是一份以思想启蒙为要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刊物。它一创刊,就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起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阵地的新文化运动,并始终是这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匿名回答于2021-04-27 12:37:31
孔子,作为君主统治的精神象征,仍受到尊崇。这时,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已深深影响了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率先举起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
匿名回答于2021-04-26 23:12:21
这一年黎元洪与段祺瑞的府院之争,以及张勋的短暂的复辟,都让人民对北洋政府进一步失望。
以陈独秀为总编的新青年,和以蔡元培为校长拥有李大钊的北京大学,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向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发起了冲锋。为两年后伟大的五四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匿名回答于2021-11-22 23: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