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宗驾崩的时候,其子朱祁镇才八岁。
考虑到宣宗是在宣德十年突然病重驾崩,时年才三十七岁,所以整个朝廷在心理上并没有准备。
因为突然,所有人心多少还是有些动乱的,关于继任者的话题,也有过一些风言风语。
比如考虑到朱祁镇年幼,无法实际理政,便有人提出让成年的亲王,甚至藩王来入继大统的。
在宣宗皇帝驾崩之后,有风声传言襄王会继承大统,这位襄王名叫朱瞻墡,是宣德皇帝的胞弟,为人贤明在外。
当时决定继承人的大权掌控在张皇后的手中,按照张皇后的视角而言,儿子当皇帝和孙子当皇帝,对于她而言是不同的,儿子当皇帝,她依旧是太后,如果孙子继位她便成为了太皇太后,儿子更亲是自然的。
但是张太后之所以能在历史上被称之为贤后,是因为她在做决定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利益处境,而是想着为大明江山社稷的利益为考量。
最终她选择了朱祁镇继位成皇,为的就是不给大明江山制造危机,而当群臣请她垂帘听政之时,她也直接拒绝,不想开这个不好的头,不想坏了祖宗之法,将幼主委托给了三杨。
内宫有张太皇太后压制,朝堂上有三杨辅政,在朱祁镇继位之初,大明一片盛世之景。
匿名回答于2023-09-21 17: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