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中国具有超强的综合国力和丰富的物产,吸引了无数胡商千里迢迢来到中原。“沙漠之舟” 骆驼,以其默默无声的千年负载,成为“丝绸之路”当之无愧的象征。胡商以这种特殊的运载工具,背负宝石、香料、玛瑙而来,又满载丝绸、瓷器、茶叶而归,异域的礼俗、宗教和文化也随之纷至沓来,胡风礼俗、胡乐歌舞成为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他们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作出了特殊贡献,并播下了友谊火种。唐代强盛,于西域各地置都护府,使汉代开拓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骑驼陶俑塑造了盛唐时西域各国人东来中夏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在我国经商之暇,戏猴、骑驼漫游情趣。“骑驼乐舞三彩俑”是当年络绎不绝的骆驼商队千余年间任劳任怨不辞劳苦奔波于漫长的“丝绸之路”的真实写照,也是当年为中外友好往来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见证。
匿名回答于2023-09-22 05:18:32
在著名的唐三彩中,“沙漠之舟”骆驼的形象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素材。1959年陕西西安西部出土的三彩载物骆驼,高49厘米,长39.5厘米;1971年陕西唐太宗昭陵陪葬墓郑仁泰墓出土的彩绘釉陶载物骆驼,这两匹骆驼俑,都是当年络绎不绝的骆驼商队千余年间任劳任怨不辞劳苦奔波于漫长的“丝绸之路”的真实写照,也是当年为中外友好往来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见证。
而在骆驼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件壮观之极的“载乐舞队驼俑”。
其中之一便是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它于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年出土于陕西西安,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
高大雄健的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地立于长方形底板上,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乐俑分坐两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则双手做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一舞俑亦为胡人,正随乐曲旋律节拍翩翩起舞。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饱含着浓郁“异域情调”,它反映了盛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也体现出了各民族间交往的空前盛况。
匿名回答于2023-09-11 18: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