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3-09-22 12:40:03
河流从源头开始受地势地质等的影响,产生一定的流向,水流沿着河道,顺着流向,向前运行,即河水是不断运动着的,但受季节与补给方式不同的影响,河流流速是不同的。湖泊水面也是动态的,但与河流相比变化小的多。
匿名回答于2023-08-24 02:52:11
1、在池塘中培养水蚤,将小球藻吃掉。2、在水中添加适量的盐,破坏小球藻合适的生活环境,从而去除绿藻。3、使用除藻剂,灭杀小球藻。4、在池塘上修建遮阴设施,减少光照,可以有效降低小球藻的数量。5、UV紫外线杀菌灯可以有效灭杀水体中的各种微生物,尤其是解决绿藻十分有效。6、建立完善的过滤系统。
匿名回答于2023-09-15 10:21:37
1因为深潭水的水流通性不好,导致了深潭水体里含有大量的氮元素,而氮元素是滋生藻类的养料。
2所以深潭里长满了许多藻类,藻类表皮是透明的,体内有用于光合作用的叶绿体,他们大量的聚集就会使水体呈现出绿色。
3也有可能是河岸两旁有树木,在日光的作用下,树木倒影在水面反射出绿色。
匿名回答于2023-09-11 09:46:24
1、河底多是水草之类的植物,被反射到水里面,看过去河水显绿色;
2、河水中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所以河水看过去是绿色的,选择吸收是物体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若物质对通过它的各种波长的光都作等量吸收,且吸收量很小,则称这种物质为一般吸收,若物质吸收某种波长的光能比较显著,则称这种物质具有选择吸收性;
3、太阳光照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水吸收,水对光的吸收与光的波长有关,即水具有选择吸收性;
4、水对波长较长的光吸收显著,对波长较短的吸收不明显,红光、橙光和黄光在不同的深度时均被吸收了,并使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深度绿光也被吸收了,因此河水显绿色。
匿名回答于2023-09-10 19:51:58
匿名回答于2023-09-15 10: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