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不偏不倚,中正做人的例子?

例:许衡不食梨、宰相肚里能撑船。 许衡曾经在盛夏时经过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由于行走路途遥远,天气又热)十分口渴,路上有一棵梨树,众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安然如常。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不是自己拥有的却摘取它,不可以。”那人说:“现在时局混乱,这棵梨树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别人丢失的,(即使)一丝一毫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有教养的人家的)庭院里有果树,当果子成熟掉落在地上时,(有教养的)小孩经过它,也不斜着眼看就离去。那是他家人的教化而所以像这样“。 元世祖想要任用许衡为宰相,(但是许衡)以自己有病(为理由)辞谢了。许衡去世后,四方有学之士都来聚集(灵前)痛哭,也有远从数千里外赶来痛哭在墓下的人。皇上特赐谥号为“文正”。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至诚尽性: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 可以根据具体的点去找相关事例。

匿名回答于2023-09-22 22:14:21


《论语·雍也》有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有多重含义。《论语》中有一段对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孔子认为,不足和过头都不是中庸,不偏不倚才是中庸。孔子对待各弟子的态度也是中庸。身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做到这一点:做人要中庸,做事要中庸。

匿名回答于2023-09-09 23:52:46


相关知识问答